所传之广律为四分律,为五部律之一,故所谓四分律宗,即指昙无德律宗,以昙无德为开祖,而由唐代道宣大成之。又四分律大弘于我国,故于我国佛教史上,单说律宗时多指四分律宗;复因道宣长居终南山弘传律法,故又称为南山律宗。此即昙无德部发展之结果。[四分律饰宗义记卷二本、可洪音义卷三]...
见道是菩萨行的序曲 昙无德云,位在方便,自见法少,凭闻力多,后时要须闻法得悟,名为信行;凭闻力少,自见法多,后时要须思惟得悟,名为法行。昙无德派认为,见道有信入的、有法入的,只能说还在“方便位”而已。昙无德派给这两种位阶的评价并不高,换言之,只是预备生或旁听生,还没有成为正科...
亦称《四分杂羯磨》、《昙无德杂羯磨》、《四分羯磨》。佛教律典。三国魏康僧铠译。一卷。主要叙述佛教教团的各种活动仪式规范,分比丘羯磨、比丘尼羯磨两大类。每大类又分诸结界法、受戒法、诸除罪法、说戒法、安居法、自恣法、分衣物法、作净法、杂法等九小类。异译本有三国魏昙谛译《羯磨》一卷。两种...
亦名:昙摩德 , 子题:法镜、法正、法护 ,济缘记释云:「亦云昙摩德。 翻法 镜 者,戒疏云,能照达万法,亦云 法正 ,明慧卓朗,除邪倒故,亦云 法护 ,兴建正法,不坠于时故。或云法密,又名法藏。」 (业疏记卷一‧一○ ‧一六)
律来汉地四部序录 其二昙无德四分律 南梁·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昙无德者,梁言法镜,一音昙摩毯多。 如来涅槃后,有诸弟子颠倒解义,覆隐法藏,以覆法故,名昙摩毯多,是为四分律,盖罽宾三藏法师佛陀邪舍所出也。 初邪舍于罽宾诵四分律,不齐梵本,而来游长安。 秦司隶校尉姚爽,欲请邪舍于中...
昙无德 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人名)律主名。见昙摩毱多条。更多:https://www.bmcx.com/
昙无德律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序 昙无德律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序,四分律删补羯磨卷上,(唐)释道宣集,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写本,汉文珍贵古籍,存藏于国家图书馆。古籍级别 2020年6月23日,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四分律不是被称作昙无德部,而是被称作昙无德律,因为四分律在昙无德部里,四分律是昙无德部的广律。昙无德部就是Dharmaguptaka。就是法藏部的意思。四分律为佛陀耶舍诵出,竺佛念所译,道含笔录成文。四分律的译出,当时并没有梵本,所以由佛陀耶舍忆诵出来。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序》是唐代僧人道宣创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序 原夫大雄御寓,岂惟拯拔一人;大教膺期,总归微显一理。但由群生著欲,欲本所谓我心,故能随其所怀,开示止心之法。然则心为生欲之本,灭欲必止心元,止心由乎明慧,慧起假於定发。发定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