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心石骨昌黎伯”出自宋代周炎的《黄陵题咏二首》。“铁心石骨昌黎伯”全诗 《黄陵题咏二首》宋代 周炎 鹤驾云軿去不回,空遗庙貌古山隈。铁心石骨昌黎伯,也向黄陵掷珓杯。《黄陵题咏二首》周炎 翻译、赏析和诗意 黄陵题咏二首 鹤驾云軿去不回,空遗庙貌古山隈。铁心石骨昌黎伯,也...
“论笃惟昌黎伯”出自宋代刘克庄的《题杂书卷六言三首》。“论笃惟昌黎伯”全诗《题杂书卷六言三首》宋代刘克庄论笃惟昌黎伯,史法止太史公。谁云孔墨道二,但见聃非传同。作者简介(刘克庄)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
古文观止_11_07潮州韩文公庙碑 2013-11-13 19:29:0906:546万 所属专辑:古文观止(原文朗读)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 《古文观止》7-12卷原文朗读,由白云出岫录制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枝枝蔓蔓蔓 110
这座碑碣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建于元代,主要纪念了昌黎伯韩文公。 韩文公是元代初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在政治、教育和文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庙碑的撰写者可能是当时的一位知名学者,他通过这块碑碣向后世传承了韩文公的事迹。 庙碑碣立于高大的台基上,纹饰精美,文辞犀利。碑体呈现出典型的元代书法风格,字体整齐工整,...
百度试题 题目曾被中国宋朝统治者封为昌黎伯的是谁?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被封为昌黎伯的是韩愈 反馈 收藏
“昌黎伯韩文公之庙”出自宋代苏轼的《潮州韩文公庙碑》。“昌黎伯韩文公之庙”全诗《潮州韩文公庙碑》宋代 苏轼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
韩愈 (768~824)字退之,唐河阳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儒辟佛老,文章自成一家,为后世治古文者所取法。官至吏部侍郎。祖先世居昌黎,因此自称为昌黎韩愈。卒谥文,宋代元丰年间追封为昌黎伯,世称为「韩昌黎」。门人编次其诗文为昌黎先生集。
《谒昌黎伯庙》是选自杨万里《南海集》的一首佳作。全诗以参谒昌黎庙为切入点,通过描绘庙宇的庄严肃穆,表达对韩愈的敬仰之情。诗中“若无韩子庙,只有越王台”一句,巧妙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韩愈在潮汕地区的重要地位。而“文字天垂日,兴亡草上埃”则体现了杨万里对历史的深刻见解,将历史的兴亡与文字的永恒相对照,...
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是一篇非常有历史价值的碑文,由宋代文学家苏轼撰写,高度颂扬了韩愈的道德、文章和政绩,并描述了潮州人民对韩愈的崇敬怀念之情。这篇碑文感情澎湃,气势磅礴,被后人誉为“宋人集中无此文字,直然凌越四百年,迫文公而上之”。如果您对潮州的历史文化感兴趣,韩文公庙碑绝对是一个值得一看的景点。
整理: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其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