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左掖②梨花 【唐】丘为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注】①本诗是诗人应举落第后所作。②左掖:指门下省,因位于大明宫宣政殿左侧得名。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两首诗虚...
[答案]⑴不用陈述语气,而以疑问作结,意味无穷.溪月梨花即便再美,也不属于“我”,借此充分表现出游子归程无计的苦闷忧思.(或答花月本无情,诗人却以酸苦的问句从“无情翻出有情"亦可.) ⑵同:两诗都表达了羁旅长安、有家难回的愁苦。异:常建的《落第长安》更多的表达出落第后的沮丧和羞愧.而无名氏的《...
旧山虽在不关身, 家园好在尚留秦,且向长安过暮春。 耻作明时失意人。一树梨花一溪月, 恐逢故里莺花笑,不知今夜属何人? 且向长安过一春。(1)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分)(2)清代吴乔说:“大抵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这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就有“实做...
溪月梨花越是空蒙优美,就越能够大猛高反衬出游子归程无计的苦闷忧思 旧山:旧日的河山,代指家园.大意...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唐】佚名《杂诗》 每次读到一树梨花一溪月,都觉得美得不得了。会想象在春天的夜晚,月光明亮,溪水边有一棵很大很美的梨花树,在月色下好像发着光,像遗世独立的小仙女,四周都很静,春水溪流...
杂诗无名氏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落第长安常建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1.说说第一首诗结句的妙处。 (3分)2.请简析这两首诗所抒感情的异同。 (3分)3.清代吴乔说:“大抵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 “这两首...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译文如画江山与身在长安的我没太多关系,暂且在长安度尽春天。一树的梨花与溪水中弯弯的月影,不知这样美好的夜属于谁? 注释⑴不关身:不关己事。⑵长安:唐代都城,今西安。暮春:晚春。反馈...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落第长安 常建 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26.说说第一首诗结句的妙处。 (3分) 27.请简析这两首诗所抒感情的异同。 (3分) 28.清代吴乔说:“大抵文章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这两首诗在...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诗词 #传统文化 #梨花 #人生感悟 #春天 - 诗意和旅行于20240411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66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作者: 杂诗·旧山虽在不关身 唐·佚名 旧山虽在不关身, 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 不知今夜属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