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既能明晓善恶,又能辨知是非,保持这样的状态,进而达到而保全其自身的品德不受污染.宋朱熹《集传》则说:“明,谓明于理;哲,谓察于事;保身,盖顺理以守身,非趋利避害,而偷以全身之谓也.”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反馈 收藏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出自《诗经·大雅·烝(zhēng)民》。解(xiè):通“懈”。一人:指周天子。这句话的意思是:既明辨事理,又聪明智慧,善于应对而保全自身品格,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忠诚地侍奉周天子。这句话旨在赞扬仲山甫的美德和辅佐宣王的政绩。【原文】大雅·烝...
【明哲保身】 出自《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周宣王时,有一个大臣名叫兮甲,字伯吉甫,因为他担任的官职是尹,史书上称他为尹吉甫。当时,西北方和南方的一些...查看全文
00:00/00:00 既明且哲 以保其身夙夜匪懈 以事一人巅峰赛 国服橘右京 拳击那点事发布于:江西省2023.06.22 00:00 +1 首赞 既明且哲 以保其身 夙夜匪懈 以事一人 巅峰赛 国服橘右京…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意思是:既明辨事理,又聪明智慧,善于应对而保全自身品格,忠诚一切基础。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忠诚地侍奉天子。 - 德行.公寓.商贸于2024031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6.5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成语出处《诗·大雅·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示例是以在上不骄,夙夜匪懈,或设醴以求贤。 ★唐·吴兢《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成语 #古诗词 #国学文化 #生僻字 #关注我分享更多国学知识 - 成语大全于20240722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7.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既能明晓善恶,又能辨知是非,保持这样的状态,进而达到而保全其自身的品德不受污染. 宋朱熹《集传》则说:“明,谓明于理;哲,谓察于事;保身,盖顺理以守身,非趋利避害,而偷以全身之谓也.” 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分析总结。 既能明晓善恶又能辨知是非保持这样的状态进而达到而保全其自身...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既能明晓善恶,又能辨知是非,保持这样的状态,进而达到而保全其自身的品德不受污染。宋朱熹《集传》则说:“明,谓明于理;哲,谓察于事;保身,盖顺理以守身,非趋利避害,而偷以全身之谓也。”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为人部属的,要早晚勤奋的来服务长官,尽他应尽的...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既能明晓善恶,又能辨知是非,保持这样的状态,进而达到而保全其自身的品德不受污染。宋朱熹《集传》则说:“明,谓明于理;哲,谓察于事;保身,盖顺理以守身,非趋利避害,而偷以全身之谓也。”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为人部属的,要早晚勤奋的来服务长官,尽他应尽的...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既能明晓善恶,又能辨知是非,保持这样的状态,进而达到而保全其自身的品德不受污染。宋朱熹《集传》则说:“明,谓明于理;哲,谓察于事;保身,盖顺理以守身,非趋利避害,而偷以全身之谓也。”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