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玄武岩碎片——一种火山岩——可以追溯到28亿年前,表明月球远侧当时是火山活跃的。
第一届“欧洲基础物理人工智能会议”(EuCAIFCon)于2024年4月30日至5月3日在阿姆斯特丹举行。会议上许多讨论都集中在基础模型上,探讨是否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发现潜在的新物理定律。令人惊讶的是,最近一篇名为KAN的论文在arXiv上发布,探讨了利用神经网络发现或重新发现物理和数学模型的可能性。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构建K...
同时,3月9日凌晨,《自然》杂志刊发了该研究成果,题目为《N 掺杂氢化镥中近环境超导性的证据》。时间戳显示,这篇论文在2022年8月投出,今年1月18日被Nature接收。消息一经发出,立刻引发了全球热议。国外社交媒体消息显示,报告厅里人满为患,门外也挤满了大批没能进场的物理学者,保安不断地驱散人群以保障...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又一次成功。北大物理系领导的研究团队新成果,被Nature高度评价。他们首次观测到双W玻色子与光子(WWγ)这一新型的三玻色子联合产生过程。这一发现极为罕见和关键——数十亿次“碰撞”才获得250次发现,概率仅为发现“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1/50,最终得以验证标准模型。相关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可能会发现新的物理现象,这可能会引发宇宙学的重大范式转变,就像20世纪90年代末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一样。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面对暗能量和暗物质这两个宇宙中尚未解决的大谜团。随着JWST、DESI、Vera Rubin天文台和Euclid等实验的观测数据不断涌现,我们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找到这些长期寻求的答案。
最近,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宣布对μ子g-2的测量精度提高1倍,可能暗示发现新的粒子,也可能是第五种基本作用力。 μ子g-2反常磁矩现象是困扰物理学家20多年的物理学乌云。 可能你看到μ子g-2会感到很陌生,什么是μ子,什么又是g-2。这又和第五种基本作用力有什么关系。
正反质子对撞后,会产生新的粒子飞出,并产生一条条径迹。这时,CDF内不同的层就会测量不同类型粒子的动量、能量及其分布:Tevatron加速器最著名的成果,就是在1995年发现了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测的最后一个基本费米子:顶夸克。不过,随着更加强大的对撞机LHC的出现,Tevatron加速器只活跃到了2011年,便因缺乏经费...
研究中,针对有机光电器件领域中的固有问题,他和同事提出了一种新型解决方案,并发现了新的器件物理现象。 通过此,他们不仅提升了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寿命,也改善了器件的发光效率和颜色饱和度。 这一成果有望加速蓝光磷光材料和器件的市场化,并将用于小到手表、手机,大到电脑、电视的显示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混合现实...
我们还知道地球是在自西向东旋转的,你此时面向地球的西方照出一束光,前方100米位置设置一堵墙,墙上记录光点的位置,你会发现:随着地球的旋转,而改变你的前方对应地球飞船前方后方的改变,这束光的光角也会随着对应前后方的变化而变大和变小,你能看到墙上的光点会上下移动,当光点照在移动轨迹最上面和最下面...
当地时间4月7日,美国费米实验室发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首批实验结果:他们发现,一种叫缪子(muon)的基本粒子在磁场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与目前基本粒子标准模型预言的结果有所差别,这一下子戳到了物理学家的兴奋点!因为这预示着很可能存在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该结果发表在了国际著名物理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