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将粒子物理学视角——原子核由夸克和胶子组成——与传统核物理学观点结合起来,后者将原子核视为相互...
北京时间7月17日晚,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赵俊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以“Superconductivity in pressurized trilayer La4Ni3O10-δ single crystals”为题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赵俊教授团队利用高压光学浮区技术成功生长了三层镍氧化物La4Ni3O10高质量单晶样品,证实了镍氧化物中具有压力诱导的体超导电性 (bulk...
最近,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宣布对μ子g-2的测量精度提高1倍,可能暗示发现新的粒子,也可能是第五种基本作用力。 μ子g-2反常磁矩现象是困扰物理学家20多年的物理学乌云。 可能你看到μ子g-2会感到很陌生,什么是μ子,什么又是g-2。这又和第五种基本作用力有什么关系。 μ子大家或许都听说过,它是标准模型中的...
ALPHA合作组织证明反物质回应引力的方式与正常物质非常相似。物理学家使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ALPHA-...
近日,物理学院李炳伟教授团队联合比利时根特大学Alexander V. Panfilov教授、鲁汶大学Hans Dierckx教授共同在反应扩散系统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奇美拉态——自组织靶波奇美拉态。相关成果以“Self-Organized Target Wave Chimeras in Reaction-Diffusion Media”为题,发表于物理学领域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
这个天文台发现,当中微子与水、空气还有下层岩石分子相撞之时,一种高能带电粒子随之产生。 这种高能带电粒子就是µ子。 专门研究中微子的科学家Coelho认为,这个µ子有可能是目前人类所能探测到的能量最高的中微子。 要想深入探究物理学的标准...
物理学重要新发现 1. 天文物理重要发现 1.1 太阳系第一天文结构常数:K1 由经典物理很容易推出(推导略)太阳系第一天文结构常数 K1: K1=Vi2·Ri =1.327124×1026 (厘米3/秒2) 式中Vi 为太阳系各行星轨道即时速度,Ri为各行星轨道即时半径。其中 i= 1.2.3……9 为九大行星编号。 1.1.1 研究表明,K1与《物...
北京时间7月17日晚,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赵俊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以“Superconductivity in pressurized trilayer La4Ni3O10-δ single crystals”为题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在本次研究成果中,赵俊团队成功合成了高质量的三层镍氧化物La4Ni3O10单晶样品,样品在低于超导临界温度下表现出了零电阻和完全抗磁的...
由于胶子是强相互作用的唯一载体,胶球的发现将极大地增强我们对强相互作用的理解,从而推动粒子物理学的发展。X(2370)粒子的研究不仅在粒子物理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宇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强相互作用在宇宙早期演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胶球有助于理解这一过程。在宇宙大爆炸后的极早期,宇宙处于高温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