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图 此图绘制于1940年,南头城处可以见到“备倭”相关字样。 广东沿海地图之宝安 此图为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英军所测绘的广东沿海地图,此套地图共103幅,涉及到现在的广州、佛山、江门、中山、珠海、澳门、东莞、深圳、香港、惠州及海陆丰等地区,地图精确到村一级地名。从图中的也可以看出宝安县城城西、城北的...
2019年,在深圳市史志办公室的主持下,正式启动对《新安县志》的重新校勘工作,经过一年多时间,先后三易点校书稿,在几个版本的基础上互相对应、更正,最终形成了这个迄今为止最准确的版本。珍贵文献揭粤港本来面貌 记者翻阅《嘉庆新安县志》点校本,看到200年前的新安县地图——“县境之图”,图中手写的繁体字地名...
从明朝到新中国成立前,上百张地图都镌刻了新安、宝安的地名。尤其是《新安县全图》《广东舆地图说》《广东省宝安县图》,以及日军美军绘制的民国时期的宝安县地图,更是留下许多湮没在历史里面的地名。
据了解,康熙版《新安县志》330年来未曾离开过北京,借由本次活动得以在深圳展出,不少市民感叹县志“终于回家了!” 深圳古地图成拍照盛地 除了藏本展放区外,另一个备受追捧的区域便是“寻觅”区。一张印有嘉庆版《新安县志》重印本中的深圳古地图的展板屹立在展区旁,不少深圳市民都拿着坐标贴纸在地图上寻找自己...
▲制作于乾隆元年至六十年(1736-1795年)的《广东沿海图》(局部)中的“深圳墟”,或许是目前古地图上能见到最早的“深圳”了。 《新安县志》最早记载“深圳”二字 关于“深圳”之名,网上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说法,“深圳之名,史籍最早见于永乐八年(1410年)”,但查不到这个最早记载“深圳”之名的“史籍”。现在,...
从山水记观 之,深港山水相依相连.嘉庆 志中卷之 二"舆地图"下的" 疆域"中,对于当 时新 安县 南部 疆域 的描述为:" 南至 担杆山海 面三百里,外属黑水大洋,杳无边际."[14](P64)担杆山今为香港一山名.在 卷之 四"山水略"下的"山"中,记 述的"马鞍山"" 大帽山""观音 山"等山名现仍然存在于...
本次展览以2018年出版的《深圳文献·深圳图书馆馆藏选目提要(1978-2018)》为主体,精选部分具有较强权威性、时代性、本土性、影响力的书籍,同时展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县志、族谱、地图、老报刊等珍贵文献。 目前文史学界已发现的与深圳有关的地方志,绝大部分已经失传,现存完整的仅有两种:1688年清康熙年间靳文谟修...
在清康熙二十四年的《广东舆图·新安县图》的地图中,同时出现了大鹏岭和老大鹏山。大鹏岭位于所城北部;而大鹏山则出现在所城的南部。不过,本书的文字部分,却提到了大鹏岭“一名七娘山”,又提到了“通归善界”;而老大鹏山则是“在城东南大海中,大鹏岭之前”“旧志未载,今查出”。
打开百度地图,依然可以看到“涌”“冲”混用 位于大鹏半岛最南端的东涌、西涌,以前常见到的是东冲、西冲的写法,弄得有些人不清楚是不是同一个地方。除此之外,还有葵涌、鲨鱼涌、大涌、塘下涌等地名的“涌”,都曾经或现在写作“冲”。 “涌”,意为河汊,也经常用作地名。而“冲”的释义很广,仅有一方言解释为...
带“光”字的地名,西丽有上面光(福光)、珠光、茶光、光前、文光,南头有南光,观澜、石岩各自有黎光,这些“光”通通是“冈”的谐音。此外,坂田岗头在不少老地图上,被记载为“光头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国日军地图上的“光头仔”,即现在的岗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