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是近代史学的奠基者之一,无论是在研究历史的理论还是方法上都做出了很多的贡献和成就。尤其是对传统的史学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和批判,其中最振聋发聩的言论就是怒斥二十四史是一部帝王将相的家谱。 梁启超提出"新史学"的观点受到了西方史学观念的影响很大。早在戊戌变法之前,梁启超在西方传教士以及斯宾塞等人的...
本题属于历史论证题,首先依据材料“梁启超是中国‘新史学’的创始人,1902年,他发起的‘史界革命’,推动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化”和梁启超新史学的内容可以得出观点是梁启超的”史界革命”推动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化,然后结合梁启超新史学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即可。 (一)首先提取观点(如下任意一...
1902年,梁启超先生发表著名的《新史学》一文,引起学界、思想界的震动。梁任公认为中国传统史学有四大弊病,即: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他认为除了司马迁、司马光等少数传统史家,其他史书都是“陈陈相因”,毫无新意,甚至称二十四...
1902年,梁启超发表文章《新史学》。他认为,传统史学充当了帝王的“政治教科书”,他呼吁进行一场“史界革命”,倡议建立新史学,要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梁启超的
新史学革命 1901年,新史学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在《清议报》发表《过渡时代论》,其中说:“今日之中国,过渡时代之中国也”。(过渡时代)“语其大者,则:人民既愤独夫民贼愚民
直觉可以指来自史家天分的感知能力,但主要应指与“语感”“乐感”之类可比的“史感”。梁启超认为,相比于来自自然科学的归纳法,这种感知能力对我们整体理解历史更加有用。 互缘意味着替代因果解释的关系主义解释,指的是在诸历史因素的关联性中寻找历史...
梁启超是二十世纪初期最早批评中国二十四部所谓的正史是知朝廷和个人而不知国家、知帝王将相而不知人民大众的先驱史学批评家。但是,最后,他又不知不觉地回到了他以前所批评的中国传统史学的泥潭之中去了,他将自己的新史学革命的相当一部分时间精力放在了著作古今中外历史名人的传记上。即使是他的一些有关文化中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梁启超于1901年和1902年先后发表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提出他的“新史学”思想:“盖从来作史者,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曾
一百多年前的1902年,“素来嗜好史学”的梁启超发表了被严复誉为“石破天惊之作”的《新史学》一文,这是中国史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作,其思想的穿透力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