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这块板到了斯特恩手上时,银原子的分布就出现了。因为当时斯特恩不是很富裕,只能抽一种劣质雪茄,而这种雪茄含有硫化物,银碰到硫后变成硫化银就显现出来了。实验结果显示,银确实是两点分布,支持了空间量子化的想法。后来,他们写的文章标题是:一根劣质的雪茄帮助原子物理发展。到这里,你可能有一个疑问...
14:49 斯特恩-盖拉赫实验(二):磁矩是什么?为什么要用非匀强磁场?【自旋简史】 15:13 斯特恩-盖拉赫实验(一):热被窝中的伟大构想【自旋简史】 17:59 斯特恩-盖拉赫实验(三):玻尔先生,请相信你的理论! 23:05 角动量守恒:重物下坠但不会落地的神奇实验 ionizer762 8.2万 3 ...
1921到22年间由奥托·斯特恩(Otto Stern)和瓦尔特·盖拉赫(Walther Gerlach)完成的斯特恩-盖拉赫实验(Stern-Gerlach experiment) 是近代物理学史上最重要的实验之一,以下简称SG实验。 SG实验揭示了电子固有自旋的存在,而级联SG实验又能体现量子力学的态叠加原理,SG实验及其变种是讨论量子力学的最佳试验场之一,我们将由此...
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的装置 (1)实验过程 被加热的银原子从炉子中穿出经过非均匀磁场后打在屏上,屏可以显示银原子的位置。 (2)实验原理 银原子和磁场的作用:银原子内部含有47个电子,其中46个电子可以看作形成一个净角动量为零、球对称的电子云。如果忽略核自旋,原子作为一个整体有一个角动量,这个角动量仅仅来源于...
斯特恩-盖拉赫实验(二):磁矩是什么?为什么要用非匀强磁场? #电子 #自旋 #物理 #量子力学 #磁场 - 泰勒猫爱丽丝于20240714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0.9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斯特恩盖拉赫实验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奥托·斯特恩和德国物理学家沃尔夫冈·盖拉赫于1921年进行的一项实验。该实验采用的是分子束的方法,通过对银原子束的分析,揭示了物质波的存在,从而论证了物质的量子性。 实验装置主要包括:真空室、磁场装置和检测装置。在真空室中,通过加热银源,释放出一束银原子。随后,经过磁场装置的...
斯特恩-盖拉赫实验弄清楚了,好戏才刚刚开始,因为更精彩的是级联斯特恩盖拉赫实验。 级联斯特恩-盖拉赫实验,顾名思义,就像三级火箭那样,一级连着一级,所以叫级联。具体到实验里就是,我们让一束银原子经过一个不均匀磁场,银原子分裂成了两束。...
斯特恩盖拉赫实验是一项于1922年由奥托·斯特恩和沃尔夫·盖拉赫进行的实验,它对物质的微观性质和量子力学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实验通过研究银原子束在非均匀磁场中的偏转来探索原子的磁性质。 实验中,斯特恩和盖拉赫使用了一个具有非均匀磁场的分束器,将热能的银原子束通过这个磁场。根据经典物理学和电动力学的理论,...
斯特恩-盖拉赫实验(一):热被窝中的伟大构想 #物理 #量子力学 #自旋 #空间 #磁矩 #斯特恩盖拉赫 - 泰勒猫爱丽丝于20240714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0.1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