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水上婚嫁的程序繁复多样,颇为讲究,有相对固定、约定俗成的礼仪和物品。婚礼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吉祥寓意。如“上头”象征着新娘和新郎即将步入婚姻的殿堂;“拜堂”则表示对祖先和长辈的尊敬和感激。这些礼仪和寓意不仅体现了斗门人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也为婚礼增添了更多的庄重和神圣感...
水为媒,船为轿,歌送福,“斗门水上婚嫁”婚礼习俗与疍家民俗的集体婚礼在11月23日-24日浪漫上演。本届征集的9对新人,走进了水乡风情浓郁的莲洲镇,感受斗门水上婚嫁别样的风情与浪漫,并在观众面前展示完整的水上婚嫁过程,包括独特的船轿迎亲和祝福歌曲等环节。据了解,“斗门水上婚嫁习俗”集体婚礼活动是珠...
“斗门水上婚嫁习俗”是流传于珠海市斗门区多个乡镇的疍家居民传统婚嫁民俗,源于疍家人对歌成亲的礼仪,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清嘉庆道光以后,西江水系的流砂在黄杨山淤积成沙坦,被雇佣的佃户和疍家人围垦开发。他们依堤傍水而居,靠耕田打鱼为生,正所谓“...
斗门水上婚嫁习俗是流传于珠海市斗门区白蕉、上横、斗门、乾务、井岸等乡镇的疍家居民传统婚嫁民俗,源于疍家人对歌成亲的礼仪。2008年,斗门水上婚嫁习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出嫁的新娘(来源:珠海市斗门区地方志办公室) 清嘉庆道光以后,西江水系的流砂在...
斗门水上婚嫁习俗的婚嫁程序繁复多样,共有“夹年生”“拿茶叶”“择日”“使日”“起厨”“坐高堂”“上头”“嫁仪”(包括叹家姐、梳头、祭龙王、松头等)及“花船迎亲”“渡水饭”“拜堂”“闹洞房”“回门”,共13项,每一项程序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
斗门水上婚嫁习俗的婚嫁程序繁复多样,共有“夹年生”“拿茶叶”“择日”“使日”“起厨”“坐高堂”“上头”“嫁仪”(包括叹家姐、梳头、祭龙王、松头等)及“花船迎亲”“渡水饭”“拜堂”“闹洞房”“回门”,共13项,每一项程序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
南都讯 跨火盆、新人敬茶、拜高堂……11月12日,第十二届“斗门水上婚嫁习俗”集体婚礼在莲洲镇岭南大地百草园举办,一套完整的仪式走下来,新人感叹“仪式感十足”,围观的亲属也表示“太美了”。持续两天的活动中,10对新人参与“叹家姐”“坐高堂”等水上特色婚嫁礼仪。水上婚嫁现场。受访者供图 仪式感十足的...
斗门是著名的水乡,水上婚嫁已有数百年历史,是广东省珠海市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2008年6月,斗门水上婚嫁习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清初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写道:“诸疍以艇为家,是曰‘疍家’。其有男未聘,则置盆草于梢;女未受聘,则置盆花于梢,以致媒妁。婚时以蛮歌相迎,男歌胜...
南都讯 11月12日,10对新人在珠海斗门集体官宣结婚,他们以水上婚嫁的形式,开启人生新征程。斗门水上婚嫁习俗源于疍家人对歌成亲的礼仪。它形成于清初,成熟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融汇了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元素。2008年6月,斗门水上婚嫁习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历经时间洗礼,过去很多经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