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学的现代转型 kwasglag 语言学、修辞学、文章学 作者:丁恩全《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2日 13版[1]) 晚清民国文章学的转型,基于传统,并以西学推动革新,体现了典型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继… 将「小黑子露出鸡脚了」中的「鸡」和「黑」交换变为「小鸡子露出黑脚了」,这是什么语言现象?
在中国古代文章学中,“文势”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术语,它凸显了中国文章学的本土化特色,而很难用西方文学理论的概念来比附或阐发。弄清“文势”之说的来龙去脉,有助于理解古人的文章批评视角,从而深入认识中国文章学。 以“势”论文的缘起 魏晋时代的文论著作如曹丕的《典论·论文》、挚虞的《文章流别...
文章学的内涵很广泛,其中包括的内容主要有文体、修辞、文化和作用四个方面。 首先,文体是文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文体表达的形式、结构和语言特点都是不同的。在文章学研究中,文体的研究关注的是文章的基础形态,研究文章的基本结构以及不同的文体类型的特征。例如散文、诗歌、小说等不同文体,各自有其不同...
近年来,中国古代文章学研究异军突起,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引来了许多学者的参与,涌现了一批有较高质量的论著,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古代文学研究重诗词、轻文章的局面。但严格说来,此项研究虽一直在进行,但以“文章学”的名目进入主流学术的视野,还只能说是刚刚开始,较之发育充分的诗学、词学来,无论在论著数量、质量还是...
在文章学中,有许多专业名词,它们对于理解和创作文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来说说“主题”。主题是文章的核心思想,是作者想要通过文章传达的主要观点或情感。一篇好的文章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这样才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迅速抓住重点。比如,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其主题可能是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主题就像是...
文章学是一门大学问,可是如今从事其研究的人似乎不多。难道是今日文章的衰敝导致了人才的凋零吗?古人云: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当然不是说写文章的人如何如何,而是说文章是一个民族的心理、情感及精神生活之最根本、最深切、最隐秘也是最公开的表现。文章的盛衰,关乎民气的清浊,不可看轻了。...
我们认为,中国文章学成立的时代定在魏晋南北朝较合适,成立的标志就是刘勰的《文心雕龙》。吴承学先生著《近古文章与文体学研究》一书已从文章之士地位的确立、文章论著出现并成熟、文章志与文章总集等几个方面作了论述。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文章学意义上的“文章”一词的广泛运用。“文章”一词在...
近些年,关于《文心雕龙》文章学特质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引起学者们关注。学者吴承学认为,在中国文章学史上,最早初步构建中国文章批评的理论体系的,是“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六朝文章学”。我们需要纠正一段时间以来“龙学”研究的理论偏颇...
文章学上的“宗子”,是在文章创作上主要以周秦诸子及汉魏子书为师,即“以子为文”;而随着子学思潮的复兴,“自成一子”的人生理想成为许多士子的追求。士人从“宗子”到“成子”,身份认同上出现了从“文家”到“子家”的新变化。晚清士人,多不甘于以文人自居,所谓“古之贤者,其志趣殊不愿以文人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