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衍”是梵语maha^-ya^na的音译,也可写作“摩诃衍那”。其中,“摩诃”意为“大”,“衍那”意为“乘载”或“道路”,合起来即为“大乘”,因此“摩诃衍”常被用来指称大乘佛教。 二、人名含义 唐代禅僧: 在唐代,“摩诃衍”也特指一位敦煌禅宗名僧,他原本是唐朝的一位禅宗僧人,属于东山法门,是北宗的一...
据说当时摩诃衍住在桑耶寺,寺门前有一条河,莲花戒来到吐蕃后,先在河对岸观察摩诃衍。摩诃衍知道莲花戒来到了河对岸,于是也来到河边与莲花戒隔河对望。 双方隔得太远,无法用语言交流,于是用动作手势打起了机锋。莲花戒举起手杖在自己的头顶上绕了三圈,意思是问摩诃衍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众生的生死轮回? 对岸的摩诃衍于是...
> 摩诃衍 一译摩诃衍那、大乘和尚。唐代沙州汉族名僧。汉地佛教在吐蕃的代表人物。早年曾在长安学佛教禅宗。吐蕃据沙州敦煌(781)后,应墀松德赞邀请去吐蕃传播汉地佛教。倡“顿悟”,与印度佛教所倡“渐悟”观点对立。贞元八年(792)至十三年与印度佛教代表人物莲花戒在墀松德赞主持下展开长期辩论。先胜而后败,被迫返...
《起信论》摩诃衍三字,何义? 答案 摩诃衍是摩诃衍那的简称,印度语,翻译为汉语是“大乘”.佛教分大乘和小乘;大乘就是菩萨的法门.大乘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
摩诃衍是梵语摩诃衍的简称,意为大乘,即菩萨的法门。它是佛教中一种以救世利他为宗旨,以修习菩萨行为主的修行方式。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设立了五十二个阶位,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其缩入发心住内,则只有四十二...
“摩诃衍法”出自宋代释惟一的《偈颂一百三十六首》。“摩诃衍法”全诗《偈颂一百三十六首》宋代 释惟一摩诃衍法,离四句绝百非。香饭普熏。遍十方穷三际。我此一众,总是诸方罗笼不住底。《偈颂一百三十六首》释惟一 翻译、赏析和诗意《偈颂一百三十六首》是宋代释惟一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
《起信论》摩诃衍三字,何义? 答案 摩诃衍是摩诃衍那的简称,印度语,翻译为汉语是“大乘”. 佛教分大乘和小乘;大乘就是菩萨的法门.大乘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从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
摩诃衍(天津)文化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04月14日,位于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68号B-7、B-6二层,目前处于开业状态,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发布(非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
历史民族史> 摩诃衍 唐代敦煌禅宗名僧。又译摩诃衍那,梵语意为“大乘”,故汉文史籍又称其为大乘和尚。汉族。公元8世纪下半叶人。久居敦煌,宣讲佛教顿悟学说,声闻吐蕃。唐建中二年(781),被赞普赤松德赞迎至吐蕃,居10余年,传播大乘顿悟禅宗,盛极一时,成为汉地佛教在吐蕃的代表人物。从教者甚众,赞普姨母、王妃...
“愿阐摩诃衍”出自唐代僧凤的《书遗文后》。“愿阐摩诃衍”全诗《书遗文后》唐代 僧凤苦哉黑闇女,乐矣功德天。智者俱不受,愚夫纳二边。我奉能仁教,归依弥勒前。愿阐摩诃衍,成就那罗延。《书遗文后》僧凤 翻译、赏析和诗意《书遗文后》是唐代僧凤创作的一首诗。它以对比的方式表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