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食时间:缓慢进食,要有充足的进食时间; (2)进食速度:观察或触摸到病人已完成前一口吞咽后,再进食下一口; (3)进食一口量:一般先以少量尝试(5~7ml),然后酌情增加,最多不超过20ml,尽量使用薄而小的勺子,比较容易控制每口进食量; (4)照护者姿势:坐着喂食,与...
1.仰头吞咽:适用于对有口或舌功能缺损的患者,使食团较易进入咽腔。但是仰头吞咽会使正常成人和吞咽障碍患者的喉闭合功能减低,因此对存在气道保护功能欠佳的患者,将会导致误吸。 2.低头吞咽:指下巴与胸骨柄部接触,使呼吸道入口变窄,适用于吞咽时气道保护功能欠缺的患者。 3.转头或头旋...
1.调整摄食体位 对于吞咽障碍的病人来说,常用的摄食体位为颈部前屈的姿势,这个姿势的作用在于增加食团的压力,限制喉咙的开放,降低咽喉部的食物外溢和误吸的风险。其他的摄食体位包括头部后仰、头转向患侧和头向健侧倾斜等,家属可根据病人吞咽障碍的机制来选择单独或搭配使用。 2.改进食物类型 根据患者吞咽障碍具体表现...
在吞咽前或吞咽时,用来关闭呼吸道入口;③用力吞咽法,在咽部吞咽时用来增加舌根部后送力量,可以把会厌谷处的食团清干净;④门德尔森吞咽手法,用来增强喉部上抬的幅度与时长,借此增加环咽肌开放的程度与时长。
脑卒中患者中有57%~73%存在吞咽困难,而且吞咽障碍可造成各种并发症,如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等,这些并发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十分重要。按照用进废退的原则,保持适当的摄食训练有助于吞咽功能尽早康复,因此,摄食训练是促进吞咽功能康复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摄食-吞咽功能得发生机制 吞咽完成后三个条件(食物在第3个房间内)1)喉头下降2)气道开放3)食道关闭 摄食-吞咽功能得发生机制 误咽得三种方式1)吞咽反射前误咽2)吞咽反射时误咽3)吞咽反射后误咽 引发摄食-吞咽障碍得病因 除了器质性吞咽障碍和功能性吞咽障碍外还存在心理因素得原因 神经性厌食痴呆、厌食抑郁症心...
摄食-吞咽障碍 在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中,经常会遇到摄食-吞咽障碍的问题,其发生率因统计数字是否包括急性期一过性吞咽障碍而高低不一。 合并摄食-吞咽障碍的患者容易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并且还会经常发生吸入性肺炎,气管阻塞,特别是老年患者,即使轻微的误咽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呼吸系统疾患。而且,为...
一、摄食前训练 患者经治疗,病情相当稳定,意识清醒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摄食训练,早期着重进行与摄食-吞咽有关的器官功能训练,一般采用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训练,2次/d.具体操作:用棉签蘸冰水入在前腭弓部左右交替摩擦5~8次,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因为前口腔咽部存在着机械和温度感觉受体,最具有促进吞咽作用,冷刺激可...
(VFSS)探讨摄 食吞咽障碍发生的原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提高康复 训练效果.方法:应用连续电视透视吞钡评估技术(VPSS)观 察患者摄食吞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强调有针对性的强化 肌力与恢复运动控制能力的直接训练4周.结果:藤岛一郎 摄食咽功能评分治疗前为7.15±0.24,洼田俊夫饮水试验 评分为3.55±1.13;在针对性...
摄食后观察与处理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总结与展望 引言 01 目的 为吞咽障碍患者提供摄食指导,帮助患者恢复或改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背景 吞咽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之一,与多种疾病相关,如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等。有效的摄食指导对于吞咽障碍患者至关重要,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营养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