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整摄食体位 对于吞咽障碍的病人来说,常用的摄食体位为颈部前屈的姿势,这个姿势的作用在于增加食团的压力,限制喉咙的开放,降低咽喉部的食物外溢和误吸的风险。其他的摄食体位包括头部后仰、头转向患侧和头向健侧倾斜等,家属可根据病人吞咽障碍的机制来选择单独或搭配使用。 2.改进食物类型 根据患者吞咽障碍具体表现...
(1)进食时间:缓慢进食,要有充足的进食时间; (2)进食速度:观察或触摸到病人已完成前一口吞咽后,再进食下一口; (3)进食一口量:一般先以少量尝试(5~7ml),然后酌情增加,最多不超过20ml,尽量使用薄而小的勺子,比较容易控制每口进食量; (4)照护者姿势:坐着喂食,与...
吞咽障碍的摄食直接训练 摄食直接训练措施即进食时采取的措施,包括进食体位和姿势、食物的形态、食团入口位置、食物性状、一口量、进食速度、吞咽辅助手法及进食时提醒、进食环境等,并注意进食前后清洁口腔、排痰。 (一)体位及姿势 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关重要。最好定时、定量,能坐起来不要躺着,能在餐桌上不要在床边进...
前一口吞咽完成后再进食下一口,避免两次食物重叠入口的现象。 代偿性训练 通过改变食物通过路径和采用特定的吞咽方法使吞咽安全完成。 1.仰头吞咽:适用于对有口或舌功能缺损的患者,使食团较易进入咽腔。但是仰头吞咽会使正常成人和吞咽障碍患者的喉闭合功能减低,因此对存在气道保护功能欠佳...
此时进行训练,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有利于食团向舌根运送,还可以减少向鼻腔逆流及误咽的危险。颈部前屈也是预防误咽的一种方法,因为仰卧时颈部易呈后屈位,使与吞咽活动有关的颈椎前部肌肉紧张、喉上抬困难,从而容易发生误咽。 对于许多不同类型吞咽障碍患者,使用改变进食的姿势可改善或消除吞口因误吸症状。改变进食...
吞咽障碍的病人从哪方面进行摄食训练 专业的摄食训练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摄食体位:让患者取躯干屈曲30°仰卧位,头部前屈,用枕垫起偏瘫侧肩部,头歪向健侧。 2、食物形态:本着先易后难原则进行选择,容易吞咽的食物特征是密度均一、有适当的粘性、不易松散、容易变形、不易在粘膜上残留,如菜泥、果冻、蛋羹...
在进行直接摄食训练之前,首先要确保患者意识清醒(GCS评分≥12分),全身状态稳定,能够产生吞咽反射,并且少量误吸能够通过咳嗽排出。通过喉镜和造影检查,确认不存在隐性误吸的情况。 进食准备 🍽️ 进食环境:环境要安静、舒适,进餐时不要大声说话,尽量让患者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增加进食的安全性。
脑卒中患者中有57%~73%存在吞咽困难,而且吞咽障碍可造成各种并发症,如肺炎、脱水、营养不良等,这些并发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十分重要。按照用进废退的原则,保持适当的摄食训练有助于吞咽功能尽早康复,因此,摄食训练是促进吞咽功能康复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一、摄食前训练 患者经治疗,病情相当稳定,意识清醒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摄食训练,早期着重进行与摄食-吞咽有关的器官功能训练,一般采用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训练,2次/d.具体操作:用棉签蘸冰水入在前腭弓部左右交替摩擦5~8次,然后嘱患者做空吞咽动作,因为前口腔咽部存在着机械和温度感觉受体,最具有促进吞咽作用,冷刺激可...
关于吞咽障碍的摄食训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进食体位,一般选择半卧位及坐位下配合头颈部运动 B. 严禁在水平仰卧及侧卧位下进食 C. 食物性状选择以先易后难为原则 D. 进食最好定时定量,按一定比例进行 E. 容易吞咽食物的特征为密度均一、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