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路经》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比拟、对比、排比、设问、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亡灵回归祖界的艰辛历程和沿途的奇异风光。例如,“亡灵带上自己的财产,赶着自己的牲口,以风驰电掣之神速忽而立于某山之巅,遥望某水之际”,通过这样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亡灵的坚定和勇敢。同时,...
指路经:灵魂归途的古老密码,本视频由秒懂大百科提供,0次播放,好看视频是由百度团队打造的集内涵和颜值于一身的专业短视频聚合平台
19 1 2 3 4 5 6 7 8 9彝族古彝文《指路经》2024年12月14日 12:19 江西
说明:《指路经》是彝族宗教祭祀活动仪式中由祭司毕摩念诵的一种诗体经文文献。据调查,各地各支系彝族都传抄有本地方本支系的《指路经》。由于各地各支系的彝族在方言、习惯上都有所差异,各地传抄的《指路经》都有名称上的区别,然而主题内容却完全一致,都是以指明路径为目的。《指路经》中的“路”就是指亡人魂归...
从《指路经》看彝族关于人的思想 作者:杨树美原出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 内容提要:《指路经》作为彝族毕摩指引和教育亡灵回归祖界的经书,历经一代又一代毕摩的加工、补充、完善,指引和教导着一代又一代的彝族人。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不断更新完善,充分体...
彝族人民用自己古老的文字记录下了数以万计的彝文典籍,《指路经》是其中较有影响力、较为经典的典籍,是彝族祭司毕摩在逝者葬礼上为亡灵指路时念诵的经书。但对于一般人来说,很难有机会走进它。今日君今日想带你耐心地读一读其中的文字,解一解文字背后彝族对生死的理解。
《指路经》的地名一般有四十余到六十余个,彝族《指路经·芒布卷》在威宁到周边的赫章乃至整个黔西北与毗连的云南省昭通、曲靖等市都有代表性和可比性,在大方、毕节、黔西、金沙、织金、纳雍的各种抄本中,地点所不同的是还没指到威宁上帝庙山的那些部分,它和所有赫章抄本基本是一致的,威宁县东部抄本的地名和这个...
()彝文《指路经》第七章主讲:周德才()彝文《指路经》第七章主讲:周德才1 2注释:1.指路的日子或指路经。2.夜,深夜。睡,眠。另外有“影子”的意思。全句译为:夜眠夜不眠。3.什么(疑问代词)。本义是“铁”在此通假为“夜”。全句译为:什么夜不眠。4.清泉水。否定副词。全句译为:泉水夜不眠。注释:1...
彝族支系阿哲颇指路经 指路经是彝族给亡者举行祭祀活动时吟诵的一种特定的古典经文。其内容是为亡者的灵魂指路使之返回远古时代祖先居住的地方与祖先团聚。彝族支系繁多,小聚居大分散,各地亡者接受指引的线路虽不同但它真实地描绘了当地彝族先民的迁徙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