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属(学名:Arabidopsis (DC.) Heynh.)是十字花科下的一属。该属植物为一年、二年或多年生草本。具匍匐茎或木质化根颈;茎直立或近倾斜,常自基部发出数条。茎生叶有柄或无柄,全缘或有齿;基生叶莲座状,全缘。花瓣白色,淡紫色或淡黄色;雄蕊6枚,花丝无齿,花药长圆形或卵形。长角果近圆筒状,开裂...
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L.)Heynh.)是十字花科拟南芥属一年生细弱草本。被单毛与分枝毛;茎不分枝或自中上部分枝,下部有时为淡紫白色,茎上常有纵槽,上部无毛,下部被单毛,茎生叶无柄,披针形、条形、长圆形或椭圆形;花序为疏松的总状花序,萼片长圆卵形,花瓣白色,长圆条形;果瓣两端钝或钝圆,多为桔...
可能由于拟南芥实在是太不起眼,当时的植物分类学家还没有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类,于是Laibach 就自创了一种方法,以采集地对其命名。因此第一种被用于科学研究的拟南芥生态型就被命名为Limburg。 Laibach 发现,拟南芥只有5对染色体,是当时已知的染色体数目最少的一种植物...
拟南芥的“奋斗史” BioArt植物 致力于报道植物科学和农业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文| 曹务强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又名阿拉伯芥、鼠耳芥、阿拉伯草,是一种原生于欧亚大陆的小型开花植物,它作为一种模式生物,被广泛地应用于植物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 ...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又名阿拉伯芥、鼠耳芥、阿拉伯草,是一种原生于欧亚大陆的小型开花植物,它作为一种模式生物,被广泛地应用于植物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群体进化学等方面的研究中。可以说,植物科学的许多研究领域,都是首先以拟南芥为研究对象进行的,等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成熟后,再向其他物种...
拟南芥与油菜、萝卜、卷心菜等同为十字花科植物,向下细分为鼠耳芥属。拟南芥又名鼠耳芥、阿拉伯芥、阿拉伯草,拉丁文名为Arabidopsis thaliana (L.) Heynh。 南芥作为一种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北部。我国古人常将身边的一些卑微、低贱之物“视若草芥”,拟南芥...
拟南芥是自花受粉植物,基因高度纯合,用理化因素处理突变率很高,容易获得各种代谢功能的缺陷型。 主要价值 由于有上述这些优点,所以拟南芥是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好材料,被科学家誉为“植物中的果蝇”。 栽培技术 温室中生长 1. 播种和发芽 拟南芥可在非无菌条件下,生长在土壤或人工配制的各种培养基中。作为栽植的容器,...
拟南芥是一种快速生长的植物,在开花前只需要6周时间即可从种子生长成成熟植物。它具有矮小、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遗传特征简单、基因组小而完整等特点,可作为研究其他植物的模板,也可以作为土壤污染等环境研究的生物示范材料。 拟南芥在1980年代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研究,2000年发布的拟南芥完整基因组序列为基因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6月4日,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在酒泉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随舱下行的载人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中的拟南芥野生型、突变体和转基因材料也一起回来了。拟南芥相关实验由中科院分子植物中心负责,相关的植物材料经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