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长效机制。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已经覆盖49个城市、1.8亿人。已有20个省份(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将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改革方面,制度化常态化开展药品耗材集采。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创新目录准入谈判,目录内药品达3088种,过去用不...
意见提到,积极争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国家试点。完善医养结合服务的医保配套支持政策,科学核定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医保限额。建立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制度。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纳入救助范围。意见要求,强化资金保障机制。建立基本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将经费列入...
根据15个第一批全国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规定,目前其覆盖对象从城镇职工开始,约一半的试点城市也将其覆盖到城乡居民。目前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资金来源不同,绝大多数试点城市基金主要来源于医保统筹基金,第二拨试点城市积极探索多元筹资...
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形成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推动建立健全满足群众多元需求的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二、基本政策 (四)参保对象和保障范围。试点阶段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起步,重点解...
截至2023年6月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参保人数约1.7亿人,累计超过200万人享受待遇,累计支出基金约650亿元。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的目标。一是切实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负担和事务负担,年人均减负约1.4万元。二是促进了服务体系发展。试点地区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服务机构达到了7600余家,是2017年试点初期的五倍...
国家医保局 财政部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 医保发〔2020〕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近年来,部分地方积极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在制度框架、...
记者10月10日获悉,市财政局聚焦兜牢兜实民生底线,助力完善全市医疗体系建设,联合印发《淄博市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自2024年1月1日起,率先在高新区、经开区先行试点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据悉,试点区域内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纳入覆盖范围,实行医保基金、个人缴费、财政补助等多...
《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从3月1日起 在3级(重度失能Ⅰ级)4级(重度失能Ⅱ级)5级(重度失能Ⅲ级)可按规定享受待遇的基础上 将2级(中度失能)按规定纳入待遇享受范围 PART.1 待遇享受方式完善为三种 据该负责人介绍,《通知》对待遇享受范围、待遇享受方式、待遇结算标准等都进行了...
关于《全面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方案(修订版)》的政策解读 一、 政策实施的背景 根据《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医保发〔2020〕37号)、《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有关事项细化意见的函》、《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