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意见》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任务部署,拟在河北省承德市等15个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并对试点相关工作做了部署 [2] 。中文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共同推进试点工作有序开展。为积极稳妥推进试点,从2016年起确定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名单附后)。试点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加强工作力量配备,按照指导意见要求,研究制定和完善试点方案,周密计划...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有利于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提升他们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质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美德;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和拓展护理从业人员就业渠道。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任务部署, 现就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提出以下意见。
利用1-2年试点时间,积累经验,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形成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框架。 (四)主要任务。探索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范围、参保缴费、待遇支付等政策体系;探索护理需求认定和等级评定等标准体系和管理办法;探索各类长期护理服务机构和护理人员服务质量评价、协议管理和费用结算等办法...
下面,我将就该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确定保障范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首要任务是明确需要保障的人群范围,包括老年人和残疾人。在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可以考虑将保障范围扩大至年龄较轻但存在长期护理需求的人群。同时,要制定明确的评估和认定标准,确保只有真正需要长期护理的人可以享受保险待遇。
为了进一步推进这一试点工作,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的首要目标是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多样化、可持续的长期护理服务保障。根据该意见,试点工作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以选取适宜的城市和地区进行试点,并逐步扩大...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共享发展改革成果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有利于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提升他们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质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美德;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养老...
近日,人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初步勾勒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轮廓。 长期护理保险小步慢走 对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大家普遍感到陌生,但从2013年以来,这一低调的险种坚持小步慢走,年年出现在国家或保险业的重要规划中:2013年9月,国务院相继发布第35号文和第40...
2016年,人社部发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中规定的长期护理保险的待遇支付条件需满足以下条件:A.正常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B.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从2016年起确定在部分地区探索建立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