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出自《大学》。意思是—— 厌恶上级对待下属(我)的态度,(我)就不要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下属;厌恶下属对待上级(我)的行为方式,(我)也不要用同样的行为方式事奉我的上司。 二、附部分原文如下: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这句话的直接含义是:如果你厌恶上级对你的某种行为,那么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级;同样,如果你厌恶下级对你的某种行为,也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级。这是一种倡导公正、尊重与换位思考的道德准则。 接下...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意思所恶于上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这句话,出自古代儒家经典《大学》。它传达了一种重要的伦理和道德观念,即我们在对待他人时,应当秉持公正、公平、尊重的原则,不应该用自己对上级或下级的不满或厌恶来影响我们的行为。 首先,这句话告诉我们,对待下级...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关键词:大学 解释翻译[挑错/完善] 朱子解释说,「此覆解上文絜矩二字之义」。他说这一段经文是重复的来解释絜矩这两个字的意思。因为前一节经文已经讲到絜矩之...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这句话是若在上位者将不合理之事加之于我,为我所恶,我即不可如此指使我的下级;而我的下级对我阳奉阴违,不尽职责,为我所恶,我即不可如此侍奉我的上级。其他如“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矩之道。 —《大学》 【译文】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
《大学》: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 译文: 你所厌恶于上级的言语行动,你便不要用来对待下级;你所厌恶于下级的便不要用来侍奉上级。 原文: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
学 译注 王 文 锦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 译文: 凡是上面的人待我的态度为我所厌恶的,我就不用这种态度任使下面的人;凡是下面的人对我的态度为我所厌恶的,我就不用这种态度事奉上面的人;凡是前面的人待我的态度为我所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