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戴胄执法的过程中,贞观君臣相得益彰,上下共同坚持以法治国,因此这才收到了“天下无冤狱”的良好效果,这正是“贞观之治”的一个值得肯定的侧面。
戴胄答:“法律也是公布于天下的,陛下的话却是一时激动说的,我依法办事,恰恰是告诉天下人,皇帝一时的愤怒也不能压倒法律,如果一个人依法不能判死刑,那么也不会因为皇帝生气了就被判死刑。法律管用才是大信,皇帝的愤怒为此是可以忍着的。”唐太宗不再生气,反而当场表示欣慰:以后朝廷执法即使有疏失,也有你...
戴胄曾是隋朝遗臣,因其精通法令律条与典章制度,且为人耿直,执法公正无私,故而深受唐太宗赏识。唐太宗即位之际,掌管刑狱案件的大理寺缺少行政长官,太宗深知大理寺所管理的皆是人命攸关的官司,需谨慎选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太宗决定任命执法公正的戴胄为大理寺少卿。事实充分证明,戴胄的确是这一职位的不二人...
正直的官员戴胄 戴胄去世后,唐太宗亲自表达了哀悼之情,停朝三天。唐初的名相房玄龄、魏征都称赞戴胄的才能,与他关系密切友善。戴胄去世后,他们多次到他居住过的地方祭奠,表达了对他的哀悼。
戴胄是唐朝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他忠直廉洁,才华横溢,精通律令。隋朝大业年间,戴胄被隋朝大将王世充派去守卫虎牢。李世民攻克虎牢,戴胄归唐。李世民继位后,任命戴胄为兵部郎中。戴胄在京城政绩显著,颇受皇帝重用,名载史册。他的政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戴胄像 首先是干练有才,直言敢谏。贞观元年(627年...
戴胄清正耿直 戴胄(?—633),字玄胤,谥号忠,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唐初大臣。 戴胄隋末入仕,归唐为秦王府曹参军,太宗立擢大理少卿。他为官清正耿直,曾经连皇上的面子也不给。事情还得从戴胄担任大理寺少卿说起。 一日,刚刚上任大理寺少卿的戴胄接到下属汇报,称发现制造假谱牒的人了。 原来,自贞观...
但戴胄也不像吃处分的样子,其他民部尚书等官一个都没罢免,而且被加了一个参豫朝政的宰相头衔,这就意味着他即使不是三省长官,也成为了宰相;贞观五年(631年),又进爵为食邑二千户的武昌郡公。同年,唐太宗表示要大修洛阳宫。戴胄上表劝谏,表示百姓刚脱离战火,还是不要打扰了。唐太宗很是赞赏,对侍臣说,...
(摘选自《旧唐书·戴胄传》) 译文: 戴胄,字玄胤,相州安阳人。品性坚贞正派,办事有才干有器局。熟悉法令,尤其通晓各类文书簿册。贞观元年,升任大理少卿。当时,担任吏部尚书的长孙无忌有一次曾被太宗召见,没有解下佩刀就进入东上阁门。尚书右仆射封德彝定罪认为负责守卫宫门的校尉没有发觉,要判处死罪;长孙无忌失误...
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译文:皇上因为兵部郎中戴胄为人忠心清廉公正正直,提拔为大理寺少卿.皇上因为候选人大都对自己的做官资历造假,下令他们自首,不自首的人判处死刑.没过多久,有伪造做官资历的人被发现了,圣上想杀他.戴胄上奏说:“按照法律应当流放.”皇上愤怒地说:“你是想要遵守法律而...
一、译文:李世民因为戴胄忠诚清廉公正,任命他为大理寺卿。贞观元年正月,“朝廷盛开选举”,大力选拔人才。一些人趁机对自己的做官资历造假,李世民知道后,下令他们自首,否则,以后查出来要判处死刑。不一会儿,一个人伪造自己的做官资料被发现了,李世民想把他杀掉。戴胄上奏说:“根据法律应该判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