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戈林的自杀画下了他多彩且充满争议生涯的句号,但历史对他的评价并未因此停歇。作为纳粹德国的第二号人物,戈林的生活和行为一直是历史学家、政治分析家乃至公众深入探讨的焦点。戈林的历史地位由其在纳粹党中的角色和影响力所决定。他不仅是希特勒最信任的副手之一,还曾掌管着德国空军和经济。戈林的政治...
1942年冬季,苏军发动冬季攻势,在斯大林格勒包围德国第6集团军以及第4坦克集团军一部。在最后讨论被围部队坚守或是突围的时候,戈林满面春风地出现在会议室,庄重地向希特勒保证,可以通过空运接济被围部队。戈林的一句大话,使希特勒坚定了不准突围的决定。在狩猎活动中与猎物合影的“帝国狩猎大师”赫尔曼·戈林 此后...
戈林在希特勒政权即将瓦解的时候,极力向盟军示好,但当他得知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对他并不感冒的时候,他又选择站在希特勒的一边,并在纽伦堡国际法庭上呈现了一出异常“精彩”的表演。纽伦堡审判 1946年3月13日,戈林第一次站在证人席上,为自己申述。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他也神色紧张,声音和双手都在颤抖...
那么,这样一个纳粹分子,为何会出现在盟军贡献名单上呢?这就要从戈林的谎言说起了。希特勒不喜欢别人违逆自己的意思,戈林深谙希特勒的心理,总是会顺着希特勒的想法来。为了让希特勒满意,戈林对希特勒说了不少谎言。这些谎言有些无伤大雅,也有不少相当致命,其中3个谎言更是对纳粹的败亡有着重要“贡献”,戈林...
其遗嘱中写道:“解除赫尔曼·戈林职务的同时,其不再具备接班人资格,改由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继任。德国空军之所以失败,完全是赫尔曼·戈林的责任,赫尔曼·戈林是德国空军的罪人。”自1935年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国防军军官在10年间共有26人获授元帅军衔。其中,陆军元帅19人,海军元帅2人,空军元帅...
1934年8月2日,希特勒被推举为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戈林也“仆随主荣”,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不过无论戈林多么得意,多么头脑发热,在处理同希特勒的关系方面,他一直很清醒、很明智,从不越雷池半步。他可以把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唯有对元首的敬意始终不减。 也正因为此,希特勒一直将戈林视为最忠诚的亲信,所以...
赫尔曼·威廉·戈林,德意志第三帝国唯一的大元帅。 肚满肠肥是戈林给世人留下的最直观的印象,这样的形象在影视剧中往往是愚蠢、笨拙、志大才疏的标志。不论赫尔曼·戈林在第三帝国存在的12年间做过哪些丧心病狂的事情,他的一生绝不愚蠢。相反他在那个虎狼争食的年代,不仅一直担任空军总司令,还在帝国的外交、经...
■戈林定制版高档猎枪枪机侧面的精美雕刻图案。在戈林的枪械藏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卡尔·瓦尔特公司于1935年特制的一支PPK工艺手枪,全枪通体镀金,奢华无比。手枪表面98%的区域都进行了雕刻装饰,雕花面积比例之高已达顶级水准,雕工精巧,纹样繁复,采用德国传统的像树叶图案,充满艺术气息和民族风情。手枪握柄使用...
赫尔曼·戈林(1883-1946),纳粹德国空军元帅,希特勒的副手。1912年戈林在德国陆军任职,1914年调至空军,里希特霍芬死后,戈林指挥“飞行表演队”。戈林本人是一名王牌飞行员,一战中,他一人击落22架协约国飞机。战争结束之后,戈林加入了纳粹党的行列,被希特勒任命为褐衫队队长。戈林追随希特勒参加了1923年...
然而,戈林的地位和声望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其他将领的不满,他们认为戈林以空军为重,导致其他军种无法获得足够的支持。戈林以其军事天才而受到世人瞩目,但在一些重要决策上却犯下了一些错误。在倒霉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戈林过于乐观地保证向前线投放补给,结果造成德军失去补给,最终被苏军全歼。在北非战场上,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