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叙述了愚公为了搬走挡在门前的两座大山,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徐悲鸿作于1940年的《愚公移山图》就是取自这个故事,描绘了愚公率众人开山挖路的劳动场面。《愚公移山图》是徐悲鸿投入最大热情、倾注最多心血的作品之一。事实上,徐悲鸿几乎终其一生都...
《愚公移山》是徐悲鸿的杰出代表作之一,其尺幅宏大,纵深达143厘米,横跨423厘米,现藏于深圳皇朝珍宝艺术馆。在这幅以中国古代神话为创作灵感的作品中,徐悲鸿通过独特的人体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愚公带领子孙们不畏艰险、挖山不止的坚定意志。徐悲鸿在1940年二月创作了《愚公移山》这幅国画,此时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
于是,徐悲鸿有了创作《愚公移山》的想法,他想用这样的作品,来表达中国军民抗战的决心和意志。 《愚公移山》小型油画版(局部) 《愚公移山》小型油画版(局部) 在画了30多幅人物草稿之后,1940年8月,徐悲鸿在喜马拉雅山下正式开始了《愚公移山》的创作,到11月先后完成了巨幅中国画和小型油画两个版本。 后来回到印度国...
作品名称:《愚公移山》作者:徐悲鸿年代:1940年尺寸:纵144厘米,横421厘米收藏单位:徐悲鸿纪念馆 画面内容详解 在《愚公移山》这幅作品中,徐悲鸿精心描绘了右端几个壮年男子,他们身姿魁梧,手持钉耙,奋力砸向黑土。这些人物形态各异,或瞪大双眼,或发出呐喊,或蹲地蓄力,或挺腹待发,展现出一种雷霆万钧的...
2006年,一幅《愚公移山》巨幅油画以3300万的成交价格成为当年为数不多的千万级拍品。在徐悲鸿纪念馆当中,还保存有当年徐悲鸿创作的水墨《愚公移山》。 徐悲鸿 《愚公移山图》 纸本 143 cm×424 cm 1940年 徐悲鸿纪念馆藏 “愚公移山”广为人知,这是一个取材于...
《愚公移山》这张尺幅巨大的国画是徐悲鸿的代表作之一 ,尺幅巨大,纵143cm,横423cm。藏皇朝珍宝艺术馆。在这张以中国古代神话为题材的作品中,徐悲鸿用当时少有的人体形象,描绘出了愚公带领子孙不畏艰难、挖山不止的主题。 这幅国画创作于1940年,正值中国的抗日战争期间。在国难当头之际,《愚公移山》横空出世,撼...
1940《愚公移山》徐悲鸿 1939年12月,为了筹集抗战经费,徐悲鸿应诗人泰戈尔之邀,到印度的圣蒂尼克坦举办画展。并于2个月之后,在这里认识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甘地。 为甘地画像的过程中,徐悲鸿从这位“印度国父”身上,感受到了愚公的影子。创作一幅《愚公移山》来鼓舞中国军民以“移山”之志奋战、夺取抗日战争...
🎨【作品背景】徐悲鸿在创作《愚公移山》时,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艰难时期。画家通过这幅画作,旨在表达抗日民众的坚定决心和毅力,以鼓舞人们去争取最终的胜利。📜【作品内容】 该画作取材于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在画面的右侧,几个高大健壮的壮年男子手持钉耙,奋力砸向面前的黑土。画面中间展示了愚公与邻居的对话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他曾经创作的一幅《愚公移山》图,曾以3300万元的价格成交,而在12年后,其价格飙升至2亿,令人瞩目。徐悲鸿以画马而闻名于世,其中《八骏图》成为其代表作之一。这幅画描绘了八匹骏马在草原上自由奔跑的场景,简单而生动。徐悲鸿对马的解剖构造和神态的细腻描绘,使这幅画仿佛赋予了生命,赢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