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二首》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悯农二首》注释 ...
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15岁时读书于惠山。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2首,内有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誉为悯农诗人。贞元二十年(804)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处。曾为元稹《莺莺传》命题,作《莺莺歌》,相得益...
写出《悯农》(唐·李绅)原文及其释义。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原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释义】农民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锄地,汗水滴滴嗒嗒地掉在禾苗下的土地。可是有谁知道碗里的饭,每一粒都是农民用千辛万苦的劳动换来的。
《悯农》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揭露社会不平,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同情。 考查知识点:诗词鉴赏 诗词作者简介,重点词语及译文: 作者:李绅(772—846),汉族,字公垂,亳州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生于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中书令李敬玄曾孙。青年时曾在润州无锡(今属江苏)惠山寺读书。27岁考中...
1、《悯农诗》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2、[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译文: 锄禾锄到炎热的中午,汗珠滴进禾下的土地。谁知道碗中的米饭,粒粒都来自辛勤和劳苦。 4、李绅,字公垂,生于唐大历七年(772年),祖籍安徽毫州。父李晤, 历任金坛...
李绅幼年丧父,由母教以经义。15岁时读书于惠山。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 情,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2首,内有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谁 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名句,被誉为 “悯农诗人 ”。 贞元二十年(804年)李绅再次赴京应试,未中,寓居元稹处。曾为元稹...
李绅的蜕变充分说明不能从一个人的某一首作品,或者他的文学成就来判断他的道德水平。作品赏析 在《悯农》第一首中,作者把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和农民辛勤劳作却两手空空甚至惨遭饿死的情景相对比,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农民悲惨的生活状态。全诗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的手法,语言通俗简洁,音节流利明快,极大地增强...
这是李绅《悯农》诗中的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然而,诗人的本意并不是要赞美农民的劳动,这样层层递进的写法...
《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拼音】 chú hé rì dānɡ wǔ 锄 禾 日 当 午 hàn dī hé xià tǔ 汗 滴 禾 下 土 shuí zhī pán zhōnɡ cān 谁 知 盘 中 餐 lì lì jiē xīn kǔ 粒 粒 皆 辛 苦 【诗词译文】 农民辛勤种田,正当中午...
提到《悯农》的作者李绅,上学时能够做到很深了解的人怕是不多,因为当你回忆时会发现,语文老师似乎从来没有过多的介绍过这位诗人的经历。也许有的人会根据诗作的立意去联想诗人的形象,认为李绅一定是一位悲天悯人、关心百姓疾苦的好诗人。然而,翻开历史真相之后,你会大跌眼镜,终于明白为什么语文老师从来不说李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