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虞可能原指山泽之官,打猎向导,我想这里也有对未来,对未知他者的忧虞。因为忧虞,看不透先不下手,见机行事,无悔无吝。知机是中国式,情境中的消极自由。 知机,当机立断,将来不悔;或悔亡,不吝过往,不惧未来。或许这样,是对过去,对未来最理想的态度吧。 有悔的爻辞 '上九:亢龙有悔。''上九:同人于郊,...
悔吝是主观对客观的态度,还未达到客观的吉凶得失。忧虞未至于失得,悔吝不入吉凶。事有大小,辞有缓急,各象其意。忧虞是未有得失前的忧患精神,面对未来,对过去怀有不同态度。往吝与知机相关,屯卦六三里,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追逐山鹿没有虞人引导,空入林海;君子应...
悔吝忧虞之象,亦谓“悔吝忧虑之象”。语出《周易•系辞上》:“悔吝者,忧虞之象也。”“悔”,懊悔,“吝”,贪吝;“忧”忧愁;“虞”,顾虑,一说指安乐。“悔吝”指小有过失,相对于“凶”的程度为轻。此句犹说:“悔”、“吝”是处事微有偏失而忧愁与顾虑的象征。《易传》作者认为“悔吝者,言乎其小...
百度试题 题目翻译: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所以(《易》辞)吉凶,为失得之象;悔吝,为忧虞之象。变化,为进退之象;(阳)刚(阴)柔,为昼夜之象。 反馈 收藏 ...
“悔吝者,忧虞之象也”。由此可知宇宙间一切事情,一切人的心理,都离不开“吉凶悔吝”四个字。所以人生只要有思想,就有烦恼,心理上就有得失,得到了高兴,失掉了痛苦、烦忧。我们学了《易经》后,如何来判断一个问题呢?现在根据《易经·系传》孔子思想的原理,来告诉大家怎么样才叫吉凶,那就是“失得之象也”,或...
本文先解读“吉凶得失”与“悔吝忧虞”的关系。 2.吉凶、悔吝者,乃《易经》卦爻之占辞,而得失、忧虞者,乃人之道德水准、情绪心态之变化。 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之一王夫之(另有顾炎武、黄宗羲)解说“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时指出:“于其善决其吉,于其不善决其凶”。“易之为书,言得失也,非言祸福也,占义也...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得失两头不着调 我们来看下面一段:“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吉凶者,失得之象也”,字面意思很简单,就是说一个卦的吉凶是通过人的得失来进行判断的...
殷旵易经:悔吝者,忧虞之象,玩的心态 2023-12-07 21:45:3309:08 103 所属专辑:毓老师说《易经》 喜欢下载分享 声音简介所乐者爻致辞也,悔为大过,吝为小过。虞为警惕,反思。做事情又有规则。按规则去做, 用户评论 表情0/300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音频列表...
事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人生的历程 “事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这是孔子所著的易经系传,系辞上传中的一句。)这三个道理,就是最高的人生哲学。宇宙间只有两个现象:一个吉,一个凶。人类心
系辞曰:吉凶者,得失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余言,仁智者,山水之象也。观山水依之道德经,明恍惚之理,依之易,则明天地人三才大象之理,是故,易经是哲学中的哲学,学问中的学问,研究符号还是观其象玩其辞,看官自知。#绘画##下午茶##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