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CEI 和β 受体阻滞剂治疗基础上,应用 MRA 可以降低 HFrEF 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心衰住院风险及 SCD 风险。 5.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DAPA‑HF 研究及 MPEROR‑Reduced 研究显示,HFrEE 患者在指南指导的药物治疗(GDMT)基础上...
第一条:慢性肾脏病和 2 型糖尿病患者使用 SGLT2 抑制剂,以降低心衰住院或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第二条:2 型糖尿病和慢性肾病患者使用 MRA非奈利酮,进而降低心衰住院风险。 另外,新版指南还涉及铁缺乏合并症。2021 ESC HF指南关于铁缺乏诊断...
《2023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焦点更新》(简称《2023ESC焦点更新》)涉及慢性心衰[主要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和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HFmrEF)]、急性心衰、心衰合并症,以及心衰药物应用,主要为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ESC急性和慢性心衰指南(简称ESC指南)通常以5年为一个...
首次在指南中提出心衰“易损期”概念,同时详细介绍了“易损期”的管理措施,包括出院前评估、出院前准备、出院后管理及早期强化治疗。 心衰“易损期”,指心衰住院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内,发生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住院的风险较高,因此,将这个时期称为心衰(出院后)的“易损期”或AHF和CHF之间的“过渡期”。 亮点6 ...
《2023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焦点更新》(简称《2023ESC焦点更新》)涉及慢性心衰[主要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和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心衰(HFmrEF)]、急性心衰、心衰合并症,以及心衰药物应用,主要为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ESC急性和慢性心衰指南(简称ESC指南)通常以5年为一个...
1. 治疗原则。 积极治疗导致右心衰竭的原发疾病,减轻右心室前后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维持窦性节律及心脏收缩同步性。同时,积极纠正导致右心衰竭发作的诱发因素。 2. 治疗措施。 (1)优化前负荷:容量管理是右心衰竭治疗的关键,右心衰竭治疗前须先确定患者的容量负荷状态。如果存在容量超负荷,推荐静脉应用袢利尿剂,...
临近新年,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精简版)正式发布。【下载全文】 指南指出,我国近年来心衰的诊疗水平虽有所提升,临床实践中仍然存在诊疗不足及治疗不当现象,不同等级医院差距较大,与美国比较仍有一定差距。心衰患者总体住院结局指标尚可,但地区和医院间的差异仍较显著,且仍面临30天再住院率相对较高的问题。
2023 年 8 月 25~28 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盛大召开。此次大会上,ESC 心衰指南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在慢性心衰、急性心衰的治疗及合并症的管理等方面再次重磅更新,让我们一睹为快。 2023 ESC 心衰指南更新要点 ●对射血分数轻度降低的症状性心衰(HFmrEF):推荐使用 SGLT-2i(达格列净或...
2023年8月25日,2023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年度大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发布了关于2021 ESC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3重点更新。 本次更新要点主要包括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及心衰合并症三大方面。 慢性心力衰竭 分类方法: 2021版指南根据LVEF对慢性心力衰竭进行分类,在本次会议上部分专家提出可考虑改...
2021 年 ESC/HFA 心衰指南提出,治疗充血是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基石。心衰患者出院前应充分评估有无残余充血、并应优化药物治疗方案(IC 类推荐)。 在近期正在举行的 2023 年 ESC 大会上指出: 对于因慢性心衰失代偿急性失代偿患者,应尽量维持循证口服药物治疗;对于新发心衰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应尽早启动循证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