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德之不修,字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今译】 孔子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了义却不去做,对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注释】 义:这里指正义的、合乎道义的事情徙:本意是迁移,这里是指徙而从之,即实践. 字词修正原句中的“学之不讲”应为“字...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译文】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原文】 子所雅言,《...
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翻译:孔子说:“品德不去修养培育,学问不去讲习研究,听到正确的主张不能去践行,对缺点不能加以改正,这些都是我所担忧的。”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的深层解读 原文呈现 孔...
【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1),闻义不能徙(2),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译文】 孔子说:“道德不去修养,学业不去探讨,听闻道义不能相从,不良行为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担忧的。”【评析】本章讲述了夫子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对此表示了担忧。(1)讲,指研究、商讨。(2)徙...
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原文如下: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
《论语新解》述而篇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7-3】子曰:“德之不修【1】,学之不讲【2】,闻义【3】不能徙【4】,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注释】【1】修:把乱的头发整理好。引申为,去掉不正确的。【2】讲:整理,归类。【3】义:这里指义事,公平正义的事。【4】徙:拿斧子...
3.在第9则中,孔子为什么感叹“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答 答案 3.因为在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注释 修: 培养。讲: 讲习, 研究。 句意 不能培养道德, 不能研究学问, 听到应当做的事不能跟着做, 对不善的不能够改正, 这些是我(孔子) 的忧患。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改,是吾忧...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