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渡山(甲秀楼) 1/0 待渡山(甲秀楼) 1.8 热度 4.8分 9条点评 “因山形酷似待渡山而得名” 具体开放时间需咨询景区 实用攻略 汕尾市陆丰市人民路4号 地图·周边 达人笔记 假期想去那个海边看看吗?跟我去陆丰甲子甲东走走吧! Maggie旅游笔记 7100 周末去那玩?一珠海一桂山岛 Maggie旅游笔记...
待渡山,亦被称为大胆山,坐落于陆丰县甲子镇东隅的瀛江畔。这座山上矗立着一座高两层的泥塔,塔上“甲秀楼”三字书写于明代,古朴而庄重。塔身六角形,葫芦盖顶,尖顶直指蓝天,造型别具一格。沿着六十八级石阶盘旋而上,可领略到山间壮观的景色。登高远眺,海天一色,点点归帆在远方摇曳,景色如诗如画。在山的...
待渡山天气 相关地区: 陆丰天气 海丰天气 陆河天气 城区天气 实时天气:14:00发布25° 多云 优 49 今天:18-25° 多云昨天:18~24° 多云 历史天气> 东南风 4级 湿度40% 紫外线 很强 气压1016hPa 24小时天气预报 日出06:05 日落18:36 现在 东南风 4级 优 15:00 东南风 4级 良 16:00 东南风...
2345天气预报,为您提供待渡山景点的天气信息,提供包括温度、风力风向、湿度、气压、日出和日落数据,每小时更新一次!
待渡山,又称大胆山,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甲子镇东隅瀛江岸边。这座山虽然规模不大,但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相传在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都临安失陷,元军追迫之下,赵罡及其弟两帝在张世杰、陆秀夫等护卫下,从福洲沿海逃至甲子,驻扎此山,意图东进与文天祥会师,以图东山再起。因此,这座山得名“待渡山”。如果...
岁在甲辰,春夏之交,甲秀书画社承蒙甲子待渡山古迹管理理事会盛邀,组织书家为“复翁亭”“番仔坟”书写牌匾、对联、碑记。 应邀后,我社迅速组织三甲籍书家,深入考察待渡山古迹,探寻当地文化脉络。大家满怀对家乡文化复兴的热忱,精心构思、潜心创作,留下诸多墨迹。
待渡山位于甲子镇东隅瀛江岸边,又名大胆山。相传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都临安失陷,元军追迫,端宗赵昰及其弟赵昺在张世杰、陆秀夫等护卫下,从福州沿海逃至甲子,驻跸此山,意欲东进与文天祥会师,以图东山再起,故此山得名“待渡山”。待渡山因甲秀楼、进食亭、将军宿、东坡亭、双帆石、学士石...
甲子待渡山(大胆山) 待渡山又名大胆山,因南宋帝昺在此待渡南海而名。在陆丰甲子镇。甲子镇古称甲子门,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始建千户所城,隶属于碣石卫,是古代粤东开发较早的军事重镇和优良港口。待渡山濒临甲子港,港里环立着六十块风化浪蚀而成的各种形状的天然怪石,犹如守卫在古海港的戎兵。“甲石吞潮”为陆丰...
待渡山实难称之为山。山体占地不过数亩,加上山顶名为甲秀楼的两层小塔,也不过三十来米高。万千年前海底隆起几处不算高大的岩石,随沧海桑田露出海面,岩石间泥土里的草木经一轮轮春夏雨水的滋养而茂密起来,也就成了南海边这一处小丘。即便在所处的粤东沿海平原,这也算不上山。更不用比邻近那些声名远播的山...
待渡山前说待渡李晓达渡,从此岸到彼岸,跨越江河湖海。对生存在土地上的人,特别是以农耕为根本的民族而言,总要有特别的理由,才会让人不顾惊涛骇浪,舍身而渡。唐朝僧人鉴真六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达扶桑,为的是传经兴教,这自有信仰支撑。苏轼屡屡被贬,但以前贬谪(zhé)之路起码有土可依,至60岁时自惠州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