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把组织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作为工作主线,把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主攻方向,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在教育的数字化、国际化、绿色化方向上开辟发展新空间,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
一年来,华中师范大学坚持面向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师范教育初心,发挥“三大优势”,加快建设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奋力书写“教育强国,华师有为”的精彩答卷。 发挥...
创新驱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中之重,而创新驱动需要教育、科技和人才的支撑。其中,教育要先行,高等教育是龙头。当前,高等教育一是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知识融入课程,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二是要全面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解决的是从...
他强调,高校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特别是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高校党的建设与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突出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强化人才培养,推进科技创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奋力答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课题。在北京林业大学,怀进鹏深入“一站式”学生社区、林...
更好满足群众“上好学”的需要。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升级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建好用好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建强国家数字化大数据中心,以教育数字化作为开辟发展新赛道和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为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
63位高校党委负责同志、140位教师代表、68位学生代表,聚焦“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紧密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色和教育教学实际,以点带面、入情入理,将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悟深走实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和感悟讲深、讲活、讲透,全景展现新时代高校各级党组织学习贯彻...
通往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之路“道阻且长”,但是,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教师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力回答“强国建设、教师教育何为”这一时代课题。作为“答题人”,协同提质计划的所有参与者都在路上。如何给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通过协同提质计划...
2.建设教育强国的努力方向在哪里?真正的教育强国,是以促进教育公平为政策目标的。建设教育强国,按照新时代新要求和新思维来审视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包含起点公平, 即受教育机会公平;过程公平, 即教育过程资源配置公平;结果公平, 即教育质量公平。教育公平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有其巨大...
《决定》指出,要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作为奋战在教书育人一线的教师,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崔恒建认为,身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在人才培养、...
面向未来,建设职教强国,需要保持住人口巨大这一优势,继续在“做大”职业教育上下功夫,巩固办学规模,拓展办学形态,致力于通过职业教育不断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大幅提高劳动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把巨大的人口优势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路径二,在“做全”职业教育上下功夫。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