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博士后周洵竹为第一作者,安徽大学张朝峰教授、温州大学侴术雷教授及李林瓯江特聘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安徽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此外,钾离子电池由于其丰富的钾资源被认为是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潜在候选者。在众多已报道的负极材料中,铋负极以其理论比容量高、成本低、无毒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铋负极在充...
近日,来自安徽大学的张朝峰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ACS Nano上发表题为“Air-Stable and Low-Cost High-Voltage Hydrated Eutectic Electrolyte for High-Performance Aqueous Aluminum-Ion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Wide-Temperature Range”的研究论文。该文章设计了一种由Al(OTf)3、乙腈(AN)、磷酸三乙酯(TEP)和水组成...
近日,安徽大学张朝峰教授课题组开发了Bi0.4Sb1.6Te3/石墨烯复合材料负极应用于钾离子电池。该文以“Rational Design of Multinary Metal Chalcogenide Bi0.4Sb1.6Te3 Nanocrystals for Efficient PotassiumStorage”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安徽大学张龙海、翟云明、隆德大学柳佳图和阿德莱德大学张仕林为共同一作。
安徽大学博士后周洵竹为第一作者,安徽大学张朝峰教授、温州大学侴术雷教授及李林瓯江特聘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安徽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此外,钾离子电池由于其丰富的钾资源被认为是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潜在候选者。在众多已报道的负极材料中,铋负极以其理论比容量高、成本低、无毒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铋负极在充...
近日,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张朝峰教授团队,通过一步电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高性能水系铝离子电池的双极型聚(2,3-二氨基吩嗪)(PDAP)正极。获得的正极材料具有n型(C=N)基团和p型(-NH-)部分,从而具有很高的理论容量。其长...
基于此,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张朝峰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由三氟甲烷磺酸铝、甘油、β-甘油磷酸钠五水合物和水组成的共晶电解液。其中甘油和甘油磷酸钠共同参与了铝离子的配位,产生了贫水溶剂化结构,有效地抑制了副反应,诱导了固体电解质界面层的形成,从而调节了电解质/电极界面,延长电化学窗口增强了...
安徽大学张朝峰教授团队在钠离子电池研究获进展 得益于丰富的钠储量,钠离子电池(SIBs)在下一代大规模储能系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与锂离子电池相比,Na+离子半径大、原子量大,导致电极材料体积变化大,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缓慢,不可避免地阻碍了SIBs的长循环寿命和快速充电性能。同时,循环过程中反复的体积变化对构建坚固的...
近日,安徽大学张朝峰课题组等人利用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共轭和分级结构的多孔有机聚合物负极材料,聚(2,4,6-三(噻吩-2-基)-1,3,5-三嗪)(CPTA)。并且通过原位TEM,非原位光谱以及理论模拟探究了其充放电过程中钠离子的存储机制以及...
相关研究成果以“An Aqueous Electrolyte Regulator for Highly Stable Zinc Anode Under −35 to 65 °C”为题发表在材料领域知名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安徽大学博士研究生王睿、马权伟为共同第一作者,安徽大学张朝峰教授为通讯作者,安徽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