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仍然是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威胁。在人类探索癌症治疗的过程中,张亭栋和王振义对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APL曾经是最凶险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张亭栋和王振义的工作使APL治愈率达到90%。几千年来,三氧化二砷(ATO,俗称砒霜)曾被试用于多种不同的疾病,但其疗效一直没有得到可靠的、可...
张亭栋、王振义的获奖理由是发现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人们熟知的砒霜)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其中,上海交通大学王振义教授出生于1924年,今年已经96岁高龄。 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是,电话连线张亭栋时,接电话的张亭栋女儿表示不知道未来大奖是什么,哪里办的。要对标“诺贝尔奖”、“图灵奖”等...
20世纪80年代,王振义和同事们首次在病人体内证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APL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张亭栋和王振义的工作在国际上得到了验证和推广,使ATO和ATRA成为当今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拯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张亭栋,1932年出生于河北,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王振义,1924年出生于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因发现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张亭栋与王振义共同获得“生命科学奖”。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曾经是最凶险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张亭栋和王振义的工作在国际上得到了验证和推广,使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成为当今全球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标准药物,治愈率达到90%,拯救了众多患者...
张亭栋,1932年出生于河北,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王振义,1924年出生于上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笔者猜对了生命科学奖获奖者。 未来科学大奖历届获奖者 历届生命科学奖获奖者介绍 第一届获奖者——卢煜明 表彰他基于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DNA的发现,在无创产前胎儿基因检查方面做出的开拓性贡献。
获奖科学家:张亭栋、王振义 获奖理由: 表彰他们发现三氧化二砷(砒霜主要成分)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 张亭栋,于1932年出生于河北吴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 张亭栋195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 http://weixin.qq.com/r/y0MBGZbEMctOrdJ69xbZ (二维码自动识别) ...
9月6日,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揭晓,“生命科学奖” 颁发给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张亭栋和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教授王振义,以表彰“他们发现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期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 9月6日,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揭晓,“生命科学奖” 颁发给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张亭栋和上海交通大...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2020未来科学大奖今天(9月6日)公布获奖名单。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张亭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振义凭借发现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张亭栋,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于9月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获奖名单。张亭栋、王振义凭借发现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作用,摘得“生命科学奖”。另外两位获得此大奖的为,卢柯获得“物质科学奖”;彭实戈荣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2020生命科学奖获奖人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亭栋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的王振义院士,以表彰他们发现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今天,我们来讲一讲张亭栋教授与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研究的故事。 张亭栋教授出生于1932年,18岁即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在随后的求学生涯中,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