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行,男,1952年10月出生,汉族,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岳林街道斯张村人,专业从事绘画雕刻漆艺五十余年,现成为宁波市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员、宁波市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单位、奉化区布袋弥勒文化工艺美术协会历届副会长、奉化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奉化区成人...
1863年二月,清军进攻尹家沟,此时的西洋寨捻首李勤邦已叛变投敌,他表面上殷勤接待张乐行父子,暗中却派人密报给宿州知州英翰。翌日黎明,英翰率团练和蓝旗叛捻突袭,将张乐行父子逮捕,送往僧格林沁大营。1863年4月5日,沃王张乐行与其子张喜、义子王宛儿在亳州义门集之周家营英勇就义。传说张乐行父子死前被用铁...
清军派遣袁甲三提督和周天爵按察使率兵前往安徽镇压捻军。然而,捻军受到重创,损失惨重,张乐行被逼接受了清军周天爵的招抚并投降清军。不久,因无法支付军队薪资和粮食问题,张乐行的部队遭到周天爵的解散命令,只得遣散部队并返回原籍。这导致张乐行与清军失去联系并重新恢复自由行动。在公元一八五四年,张乐行、龚德树和苏天福...
张乐行,字洛行,乳名香儿,别名老乐,安徽涡阳人,出身于清末豪绅地主家庭,后来,他又在清除地方恶霸侯永清、在涡阳与官府对峙等过程中,吸引了一大批捻众。1851年(咸丰元年),张乐行率领亳州一带捻军首次聚众起义。1852年(咸丰二年)11月,因声势渐大,为人仗义,战力顽强,而被永城、毫州一带的冯金标、张凤山...
张乐行,字洛行,安徽涡阳人,出身于清末豪绅地主家庭,是清末中原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曾被冯金标、张凤山等十八股捻军首领公推为捻军盟主,成为早期捻军的最高首领。咸丰元年(1851年),张乐行率部,联合亳州一带的捻军,共举义旗,起兵反抗腐朽的清政府。次年,随着皖北大旱,清廷救灾不力,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不满...
张乐行,字洛行,乳名香儿,别名老乐,犹如璀璨星辰般镶嵌于安徽涡阳的历史长卷中。他出身名门望族,自幼便沐浴在诗书礼仪之中,虽未深谙文韬武略,却以一颗悲天悯人之心,在田间地头与杂货铺间,播撒着仁爱与正义的种子。其宽厚胸襟,如同春日暖阳,温暖了无数贫苦百姓的心房;仗义疏财之举,更似甘霖普降,滋润...
1864年,53岁的太平军沃王张乐行因叛徒出卖被俘。正要凌迟受刑,僧格林沁却说,先把他的儿子张憙刮了。刽子手一边用利刃行刑,一边将割掉的肉强行塞到张乐行的嘴里。张憙哀嚎之后,是张乐行的妻子,最后才轮到了张乐行自己。看到自己的亲人惨死在自己面前,那种痛并不足以用白发人送黑发人来形容。张乐行破口大骂,...
晚清时代,在广阔的苏、鲁、豫、皖四省广阔地带活跃着一支主要由农民组建的起义军,这支曾经给腐朽的清王朝统治沉重打击的队伍人称捻军,其领袖就是率领这支队伍纵横四省十一年之久的张乐行。 张乐行,又名洛行,安徽亳州人。他虽略通诗书但为人侠义,家境富有但对他人毫不吝啬,故而在当地颇有号召力。
涡阳张乐行故居,位于安徽省。涡阳张乐行故居,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涡阳县城西北张老家村,张乐行1810年诞生于此;在早期结捻活动中,张乐行常与龚德树、苏天福等人在家中聚会议事,计划如何起义抗清。张乐行故居属清式四合院,松柏掩映,有合瓦瓦房16间,其中前排堂层5间,后客厅5间,东西厢房各3间。客厅重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