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夏,弘一法师应邀至青岛湛山寺,为僧众开讲南山律学。行前约法三章:一、不为人师;二、不开欢迎会;三、不登报吹名。他到达的第一天,看到湛山寺贴出标语“欢迎弘一大师讲经”,他要求撤下标语,“这里只有弘一法师,没有弘一大师。”僧人向他的寮房送了四个专为他备置的素菜,弘一法师一筷子没动。僧...
1938年农历九月二十,弘一法师应晋江安海水心亭丰德法师之请,到安平桥头的澄渟院居住达一个月之久,其间曾多次应邀在金厝祠堂向安海民众讲经,后辑为《安海法音录》。当时弘一法师与绅商学各界人士多有交往并以书法广结善缘,据考书写达300多幅,一时传为佳...
况乎出家离俗之侣;朽人昔尝诫人云,‘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即此义也。”修身重于修艺,修艺赖于修身,弘一在其一生中,将人生、艺术、禅修,有机自然地统一起来,他的书法在心灵升华的同时亦得到了升华,叶圣陶在谈弘一晚年书法时说:“弘一法师近几年的书法,有人说近于晋人。
在这份遗嘱的授予过程中,弘一法师的态度异常庄严而严肃。他认真地向妙莲法师说明了各项事宜的细节,并强调一切都要由妙莲法师来负责,没有任何人可以干涉。在交代遗嘱的过程中,弘一法师还特别强调了对妙莲法师的深厚信任和依赖,他对妙莲法师说:“余于未命终前、临命终时、既命终后,皆托妙莲师一人负责,他...
在10月7日,弘一法师在自己弥留之际,写下了自己的人生绝笔, “悲欣交集”四个字,并将其亲手交给了负责自己后事的妙莲法师。在写下这四个字的时候,弘一法师已经在弥留之际,几乎意识不清,这四个字也写得七歪八扭。当年乾隆临终前两天,也曾写下过自己的临终绝笔,同样是字迹歪扭不成形,乾隆的被评价根本...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1918年8月19日出家,法名演音,即佛教中赫赫有名的弘一大师,晚号晚晴老人。 李叔同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为世人所瞩目。他的书法早期脱胎魏碑,笔势开张,逸宕灵...
弘一法师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佛教高僧,《心经》更是他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在弘一法师的《心经》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佛教经典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演绎。他的作品线条流畅、笔法细腻,将佛法的智慧和慈悲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也注重对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使得他的作品既具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又充满了时代气息...
弘一法师李叔同火化时出现了异象,火化后一百天内,骨灰中捡出了七彩舍利子一共1800颗,这些晶晶莹莹的舍利子,形成的大师巍峨而瑰丽的一生德性之光辉,将永照人寰。1941年八月二十七日,弘一法师已经重病多日,黄福海受罗居士的嘱托,送来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可弘一法师却坚持不受,他知道这药在市面上有钱...
弘一法师本名李叔同,1880 年 10 月 23 日出生于天津一个官商世家。李家富甲一方,李叔同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他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和才华。他不仅熟读四书五经,对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悟性。少年时期,李叔同就表现出了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追求。1898 年...
弘一法师的传世5句,句句是人生锦囊,哪怕读懂一句,也是好的!1、一念执着,万般皆苦,一念放下,便是重生。生活中,总会有不如意,会有烦恼,同样也会有忧愁,面对人生里的这些纷繁复杂,切忌不可执着。有些事执着过了头,看到的就是遗憾。执着是痛苦的根源,唯有放下才能获得救赎。当然,所谓的放下一切,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