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熟因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梵语vipāka-hetu。指善、恶二种能招感苦、乐二果报之业因。即异熟之因。又作报因。六因之一。即招感异熟无记果之善恶有漏法。依俱舍论卷六载,仅诸不善及善之有漏法为异熟因。而「无记」由于其力薄劣,如朽败之种子,故不招感异熟;又无漏法由于无爱润作用,故亦不招感异熟...
(卷三十六)“云何异熟因?谓诸菩萨,于诸众生,不加伤害,远离一切伤害意乐,是名菩萨寿量具足因。惠施光明、鲜净衣物,是名菩萨形色具足因。”“异熟因”也有八种,一是“菩萨寿量具足因”,菩萨不会加害众生,心里没有一切伤害众生的欢喜意愿。《批寻记》中解释,“此中初句义显菩萨正行加行,后句义显菩...
(卷三十六)“又此诸因,略由三缘,而得增长,能感圆满,增上广大,异熟令起。”概略地讲,有三种缘能够增长这八种因,招感增上、圆满、广大的异熟自体。《批寻记》中解释,“此中圆满,谓大势生。如诸菩萨禀性生时,所感寿量、形色、族姓、自在、富等诸异熟果,于一切世间最为殊胜故。言增上者,谓增...
异熟因 摘自: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 - 于凌波居士著 为小乘所立诸法生起的六因之一。指善、恶二种能招感苦、乐二果报的业因,即招感异熟无记果的善恶有漏法。唯识宗认为异熟果含有无记之亲因,即以善恶的业种子,于未来世招感苦乐之果,唯识宗视此‘因’为‘同类因’而非异熟因。但由善恶之...
异熟因摘自: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六因之一,谓善恶之二业也。善业感乐果,恶业感苦果,而苦乐之二果非善非恶而为无记法,是曰异熟。其异熟之因名异熟因。俱舍论六曰:‘唯诸不善,及善有漏,是异熟因。异熟法故,何缘无记不招异熟?由力劣故,如朽败种。(中略)为异熟之因,名异熟因。’ 更多:https://www...
宗镜录卷第七十一(十九) 六异熟因。有漏善不善业为异熟因。因通善恶。果唯无记。异熟即因。因即善不善业。是体上有异熟之用。持业释也。十因者。瑜伽论云。五明中。诸佛语言名内明。云何内明。论云。显示正因...
《俱舍论》讲记77异熟因作者: 佛慧 发布日期:2023-06-25 添加收藏 上一篇: 《俱舍论》讲记76相应因与遍行因 下一篇: 《俱舍论》讲记78六因总结 相关内容 《俱舍论》第四品42几业引生 《俱舍论》第四品21饮酒是遮罪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龙山村 浙ICP备2023002905号 浙公网安备 ...
菩萨八种异熟因 瑜伽三十六卷二页云:云何异熟因?谓诸菩萨、于诸众生,不加伤害;远离一切伤害意乐;是名菩萨寿量具足因。惠施光明鲜净衣物;是名菩萨形色具足因。于诸众生,舍离憍慢;是名菩萨族姓具足因。于资生具,有所匮乏, *** 乞食诸众生所,随欲惠施;是名菩萨自在具足因。所言诚谛,...
111、请举一个有异熟但永不受异熟的法。 112、未至定中,容以几蕴为异熟因共感一果? 113、多念所造之业,能否在一念中受报? 114、请举两个由业所得之法不是无记的例子。 115、空处近分第九无间道的异熟果在何地? 发布于 2021-07-18 23:09 ...
再者,是种族圆满。菩萨以忍辱柔和的态度对待同类,保持谦逊,这样的品性为因,异生将在高贵之家出生,成为世间的尊贵人物,引导众生遵循其教诲,这就是种族圆满的显现。最后,是自在圆满。菩萨的修行还包括对自由的追求和掌控,通过智慧和慈悲,使得异生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自在,这是异熟因果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