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画家董希文绘制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2009年,画家唐勇力以工笔画的表现方式创作的《新中国诞生》;2014年,画家李成民以油画写意的艺术手法创作完成《开国大典•人民万岁》;2021年,画家赵建成创作的中国画《开国大典》,都是表现“开国大典”这一历史时刻的美术创作。这些作品不仅见证了新中国历史变迁的...
李成民的《开国大典·人民万岁》, 便是这样一幅以艺术之名 记录1949年天安门广场盛况的油画作品。 这幅作品选取了 从广场欢腾人潮背后, 仰望天安门城楼观礼台的俯瞰视角。 这种广角视角的转变, 展现了广阔的天安门广场和欢庆的人群, 体现了“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的深刻主旨。 画面中, 主体形象是天安门广场上欢腾的...
革博随即要求董希文修改《开国大典》,将位于画面上第一排边上的高岗抹掉。为了不使画面损坏,董希文在其他油画上做了多次实验后才动笔,删掉了高岗的画像。 抹掉高岗版本 这次改动对于整个画面来说并没有太大损害。董希文后来曾说:“这幅画在构图时,高岗就有挤在边上的局促之感,去掉他对构图倒有好处。”这一版的...
李成民,生于1962年,安徽亳州人。,州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9-1990在中国美协油画研究班进修。2000-2001年赴法国艺术城研修。2007年获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文学硕士。2001年赴美国考察。创作油画《开国大典.人民万岁》获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银奖。他的作品大气磅礴,擅长表现...
李成民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人民万岁》,即是在近阶段有关国庆主题的美术创作中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他的突破首先在于视角的转变,在大家都把焦点对准主席台时,他把自己的视角拉成广角,把镜头对准了天安门广场上欢庆新中国成立的人民群众,构思体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的主旨...
1952年,画家董希文绘制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2009年,画家唐勇力以工笔画的表现方式创作的《新中国诞生》;2014年,画家李成民以油画写意的艺术手法创作完成《开国大典•人民万岁》;2021年,画家赵建成创作的中国画《开国大典》,都是表现“开国大典”这...
李成民《开国大典——人民万岁》油画 217cm×177cm 2014年 三、透视与真实 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往往需要借助透视来重构人物、建筑、事件之间的关系,力求营造某种“历史的真实”。因此,如何处理透视关系,是每一位历史画创作者都会遇到的问题。 不...
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面对激情万丈的人民群众振臂高呼"人民万岁"."人民万岁"是发自毛泽东这位人民领袖的肺腑,包含着他深深的人民情怀,... 胡楠 - 华东师范大学 被引量: 19发表: 0年 第一次登上天安门城楼——"中国人民万岁" 有人作过统计,毛泽东一生登天安门城楼的次数总共有40...
与前面两幅作品将绘画的视角放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不同的是,李成民2014年创作的《开国大典·人民万岁》,则以广场上举旗欢呼的人民群众为主体对象。涌动的人潮、飘动的旗帜、斑驳的色彩、灵动的用笔,画家以跃动的笔法和写意性的绘画造型表现了欢呼涌动的人群,画面中斑驳闪耀的“旗帜海洋”展现了庆典的热烈与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