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松涉是日本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从20世纪60年代起,以马克思的物象化理论为基础,兼容并蓄了马赫等人的新科学观、现象学等西方哲学以及东方特有的神秘主义,建构起了一个极具特点的哲学体系——被称为“广松哲学”。广松涉的学术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新编辑版<德意志意识形态>》 批判阿多拉茨基...
广松涉哲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实体主义和关系主义的区分,而这个关系主义的提出,与四肢结构密切相关。 四肢结构,是一个比喻性术语,他对应于胡塞尔的观点。 胡塞尔把意识活动,分为意识对象--意识内容---意识作用三项,可以简化为主观和客观的对立。所以胡塞尔的现象学仍然是主客对立的结构,在广松涉看来,这种对立性表达...
广松涉(Hiromatsu Wataru,1933-1994):当代日本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大师。 1933年 8月11日,作为父亲广松清一、母亲广松礼子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父亲是福冈县柳川人,为“日本化药公司”技师。由于正在该公司厚挟工厂(山口县)赴任过程中,所以出生地为山口县厚挟郡厚挟町大字1383番地1号。广松对当地的...
广松涉的物象化论不仅是一种哲学思想,更是一种社会批判。他批判了现代社会中物象化现象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他认为,物象化导致了人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和对精神生活的忽视,从而加剧了社会的物质化、功利化和浅薄化。这种批判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物象化现象的危害,进而寻求改变和进步。 五、物...
作者简介:广松涉(ひろまつ わたる,Hiromatsu Wataru,1933年8月11日~1994年5月22日),男,1933年8月11日生于日本山口厚挟,因为是在祖籍福冈柳川长大,故终身自称“籍贯柳川”。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新左翼运动旗手,当代日本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思想大师。
广松涉是战后日本富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以创立“广松哲学”著称。作为对同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盲点的补充,“身心”论在广松哲学体系中占据独特地位,是架接其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桥梁。二战前后国际哲学界及其影响下的日本学界的身体论转向,共同构成了广松涉“身心...
广松涉根据文本Ⅱ提出,“马克思还没有把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应该建立的社会体制、最终的社会体制来思考”,这与他在《手稿》中的共产主义观是一致的。事实上,马克思也从“社会制度”的层面观照未来社会。譬如在《手稿》中,他指出国民经济...
8.4 2003作者 存在与意义(第一卷)13 8.2 2009作者 唯物史观的原像54 8.0 2009作者 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24 7.2 2020作者 哲学家广松涉的自白式回忆录22 7.1 2009作者 存在与意义(第二卷)62009作者 岩波哲学・思想事典11998作者 哲学入門一歩前01988作者 ...
《哲学家广松涉的自白式回忆录》内容简介:广松涉是战后日本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他在任东京大学教授期间,曾因发表的诸多论著而引起社会关注。在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初席卷日本全国的学生运动中,广松涉带着他独自的理论、独自的马克思主义解释观点,英姿飒爽地登上了文化和理论舞台,活跃在那个火热的年代。虽然,他...
(关于这一点,请参照拙文《世界共同主观性的存在结构》,《思想》1969 年第2期,收录于广松涉著作集》第1卷.)所渭“存在决定意识”,即基于上述的结构关系,在此意义上,“意识是被意识的存在”(Das Bewußtsein ist das bewußte Sein)。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为了对其进行严格的规定,毋庸赘言,应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