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穴有疏肝气、健脾胃、清腑热、解痉挛的作用。 幽门部位居于胃之下口,本穴与胃腑相关,胃为水谷之海,故取本穴治疗胃腑的疾病。 【幽门穴主治病证】 幽门穴主治脾胃及胸腹部等疾患:如呕吐多唾、饮食不化、积聚疼痛、少腹胀满、肠鸣泄注、下痢脓血、胸中痛引腰背、咳嗽、妇人乳汁不通、乳痈等。 幽门穴主治...
《点穴神书》:幽门,从腹走胸的交界,胸是天,腹是地,天到地,就会进入幽静的领域。所以慢性的胃炎,胃胀,胃痉挛胃溃疡,幽门狭窄,点揉幽门穴均可治疗。 《周书》曰:壅遏不通曰幽。 幽门,就是治胃不通的要穴,它能降逆和胃,宽胸降气。 道家认为,幽门,跟巨阙相...
导读:幽门穴归属足少阴肾经,有缓解治疗恶心、呕吐、饮食不下、消化不良胃痉挛、胃下垂等,幽门穴的位置: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0.7寸,详见本文图解幽门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幽门穴的准确位置图】 【幽门穴的位置】位于人...
幽门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位于人体的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主要有以下作用: 1.调节消化系统:幽门穴是胃的下口,与胃相连,刺激幽门穴可以促进胃的蠕动,帮助消化食物,缓解胃痛、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2.调节气血:刺激幽门穴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的气血平衡,缓解气血不畅引起的疼痛、...
用指腹按揉幽门穴,每次2-3分钟,可有效缓解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 针刺 用针灸针直刺幽门穴0.5-0.8寸,不可向上方斜刺,以免伤及内脏。针刺幽门穴可辅助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等。 临床配伍 1、肾经主治疾病:肾经腧穴主治妇科,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例如:咳嗽,气喘,舌干,咽喉肿痛...
幽门穴:幽,有隐微之意。足少阴脉气行至本穴以后,即出腹部之阴而达于胸廓之阳。《甲乙》:“胸胁背相引痛……饮食不下,幽门主之。”经常刺激幽门穴,可以起到健脾和胃,行气导滞,幽门穴的作用,多用于腹痛、善哕、呕吐、腹胀、腹泻等病症。按摩时,用中指的指腹点按幽门穴,用力以能耐受为度,按时有胀...
幽门穴是中医调理胃部各种病症经常要用到的重要穴位,刺激幽门穴可以使温热之性的气血循经上行,提升胃动力,从而起到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幽门穴的位置在人体上腹部,脐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处。刺激幽门穴,可点按,可按揉,将食指颧指的指腹压在幽门穴穴位上,旋转按揉穴位3-5分钟即可。
📍幽门穴位于肚脐上方6寸处,旁开0.5寸,属于肾经穴位。肚脐与胸剑联合之间的距离为8寸,中间位置为4寸,向上的一半距离即为6寸,旁开0.5寸即为幽门穴的位置。 ✅主治 腹痛、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病证。 📝功效作用 1⃣ 脾胃疾病:幽门穴常用于治疗各种胃病,如胃溃疡、胃炎、消化不良,以及肠道疾病,如胃肠...
特定穴位按摩和刺激(针灸、电刺激等)对于妊娠期恶心呕吐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且是安全可行的,常用穴位有内关穴和幽门穴,幽门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主治恶心、呕吐、饮食不下、腹痛、腹胀及泄泻等胃肠病症。姜外敷幽门穴能提前改善恶心呕吐症状,通过此治疗方法且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