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典型案例:深圳全至科技创新园 (一)城市更新背景下推动的国内第一个“工业上楼”项目 全至科技创新园项目位于深圳市制造业强区宝安区,与“世界工厂”东莞毗邻,是宝安区重点打造的高端制造载体,被誉为是深圳“工业上楼”的鼻祖。该园区能够满足企业生产、研发、办公、检测和展销的一站式需求,引入企业150多家,其...
代表案例:(1) 深圳·宝安区·全至科技创新园 全至科技创新园前身为茅洲山工业园,地处深圳边缘地带,占地5公顷。园区改造前为五金制品、模具销售、配件包装、塑胶生产等传统低端制造行业,企业规模偏小,缺乏核心技术和竞争力。 2011年,茅洲山工业园改造启动,拆除部分厂房,建设高层厂房,通过工业上楼实现了园区原地提升,...
2023年1月10日,深圳市举行“20+8”产业2000万平方米“工业上楼”厂房空间项目招商大会;2月,深圳市“工业上楼”项目审批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对外发布,同时推出72个项目,用地面积854.8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4.2,建成后预计可提供2306万平方米的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产业空间,其中有50个项目在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范围内,...
3月底,我发表了一篇““工业上楼”系列分享:深圳“工业上楼”政策与实践案例(一)”的文章,提到了“深圳计划连续5年每年提供不少于2000万㎡“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工业厂房”,其实就是深圳“工业上楼”的五年发展目标,深圳“工业上楼”借鉴香港、新加坡模式成功经验外,创新加入了“三生融合”、“三创结合”和“三...
“工业上楼”的典型案例包括纳玫格科技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项目和深圳全至科技创新园。 纳玫格科技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项目位于园区苏虹中路南、玲珑街西,是娄江快速往南沿玲珑街通向金鸡湖景区的重要城市节点。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该项目成为苏虹中路沿线I业带进行存量产业用地更 新的示范项目。项目通过更新...
项目拆除范围用地面积18258.9㎡,其中开发建设用地面积10325.1㎡,规划容积67113㎡,规划容积率6.5,更新方向M1。其中,核定规划居住容积28763㎡,参照非农建设用地调入城市更新项目空间范围的相关规定,后续在深圳市龙华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的其他项目中落实上述规划居住容积。
深圳XX生命科学园项目(以下简称为“项目”)位于光明区核心CBD区域,不仅是同合股份全流程实操运营服务的第一个“工业上楼”园区,而且还是深圳第一批工改工里做工业上楼的园区,本项目是由业主通过原有老旧厂房进行拆除重建的形式,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在业主的委托下,同合股份探索工业厂房上楼的可行性与适用性,前期在专项...
3月15日,龙华区建泰城市更新项目顺利举行开工仪式。据了解,该项目是深圳首个债务违约暴雷房企前期操盘的工改工项目通过国企实施工业上楼新政盘活的工改工城市更新项目。 项目前期为佳兆业持股的耀业园置业公司推动并已实施主体确认公示,后续实施主体变更为和居置业公司,该公司起初股东为龙华安居,其后股东变更为龙华建发。
工业上楼新高度</所谓的工业上楼,是指在24-100米的高层建筑中发展制造业,这种模式旨在提升园区开发密度,通过PC外墙与玻璃幕墙的结合,实现建筑设计的多样化和施工效率的提升。政策引领与实践探索</深圳的政策步伐稳健而前瞻。宝安区早在2019年就开始实施工业上楼工作指引,明确了建筑标准;南山区在2022年...
深圳工业建筑面积约2.54亿平方公里,规划到2035年工业建筑面积3.96亿㎡,增量工业用地仅9k㎡。未来规划增量高达1.42亿㎡,无法通过增量用地实现。工业用地“毛容积率”仅1.15,假定全市20%工业用地实现容积率4.0的“工业上楼”,理论上可新增产业用房1.26亿㎡,基本实现增量目标。 2.产城发展逻辑,产业升级需求与城市资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