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东汉末年朝廷实行的是“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但恐怕很少有人细究这种行政区划的来源。其实,“郡、县”两级行政区划来源于秦朝的“郡县制”,而“州”的出现则源自于汉武帝时的监察制度改革,但却始终作为虚拟行政区划存在,直到东汉灵帝时才正式成为行政区划。“郡、县”两级行政...
开皇三年(583年),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也由于魏晋以来,战争频繁,设置常变,行政区划不断缩小,一州仅及汉时一郡,需要加以调整。因此,根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州、郡、县三级制度被改为州、具三级制度(炀帝时改州为郡)。同时,任免地方重要属吏的权力被收归回朝廷,凡九品...
三国以降,州——郡—县三级政区已成为正式制度。三级制实行之初,以十数州之地辖百来郡,一千余县,层次与管理幅度相称,比例适当,州、郡、县三级都能发挥作用。以西晋前期为例,十九个州统一百七十二个郡国、一千二百三十二个县,平均每州辖八九个郡,每郡辖七八个县,基本合理。但西晋的统一时间很短,只有...
材料 隋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度。开皇三年(583年),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也由于魏晋以来,战争频繁,设置常变,行政区划不断缩小,一州仅及汉时一郡,需要加以调整。因此,根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将州、郡、县三级制度改为州、县二级制度(炀帝时改州为郡)。同时,将任免地...
东汉的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在漫长的历史沿革过程中,地方行政机构的组成层次曾出现过:郡县或州县两级制;州、郡、县,或路、府、县,或道、府(州)、县三级制;省、路、府、县,或省、道、府、县四级制。但是,宋初的地方制度并不完善,基本上继承了唐五代的旧制,属于换汤...
在三国历史中,东汉朝廷实行的“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度,是中国行政演变的一个里程碑。这一制度的源起,可以追溯到秦朝的“郡县制”和汉武帝时期的监察制度改革。本文将深入探讨这段丰富而曲折的历史,揭示行政体制从“郡县”到“州郡县”演变的奥秘。秦朝的“郡县制”起源于秦穆公时期,逐渐发展成为秦始皇一统...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开皇三年(583年),兵部尚书杨尚希上书隋文帝,提到当时“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情况,建议改革地方行政制度。隋文帝随即采纳建议,废除了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这一举措( )A. 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B. 开创了郡县制度的先河 C. 杜绝了地方的...
州郡制,是指东汉末形成的州、郡、县三级地方政治制度。州起源于汉武帝所建部刺史监察制度,三国中吴国的地方政权就是州郡制。由于十三监察区借用儒家经典内古代州名,故当时即以“州”作为监察区的俗称。隋开皇三年(583),罢天下诸郡,以州统县,州郡制遂废。
东汉末年初行州郡县三级制时,一州往往辖有十来个或七八个郡,每郡领十几个县不等。可是到了南北朝后期不少的州只辖一二个郡,一郡只辖二三个或一二个县。有的郡竟无县可领,有的仅存名目。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央政府管理不力 B. 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C. 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D. 经济重心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