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款尤非宋人体制;宋人赠诗标题及自书姓名皆系衔于上,从未有称其号而谓之‘紫岩张先生’者,又姓名之下,亦未有书‘拜’字者。似是明人伪托。”(以上王昶说。)余先生辨《满江红》词,可能是受王昶的启发,他的辨证比王氏更详赡。但他在北京写成《辨证》,不曾见岳...
几百年来相传为岳飞作的《满江红》,是宋词里传诵最盛的一首名作。近人对它提出作者作年的疑问的,是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已故的余嘉锡先生。余先生在他的遗著《四库提要辨证》卷二十三《岳武穆遗文》条下,对它有详细的辨证(科学出版社一九五八年出版最后修订本),这里撮述他的论据有二:一、这首《满江红》词...
否定《满江红》词为岳飞真作的发端人,是当时在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华北临时政府”控制下的辅仁大学执教的余嘉锡(1884—1955)。20世纪30年代,余嘉锡在所著《四库提要辨证》中指出:《满江红》词非岳飞真作,而为明人伪托。其依据为:《满江红》词不见于岳飞之孙岳珂所编《金陀粹编》[10]中的《经进鄂王行实编年》...
上世纪30年代,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院士余嘉锡先生在《四库提要辨证》中认为是明人伪作,首次提出《满江红·怒发冲冠》的作者不一定是岳飞,论据有二:一是《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出现在明中期,宋元时期没出现过;二是岳飞儿子孙子搜集岳飞资料编撰的《金佗粹编》中没有这首词。 余嘉锡先生当年已考据得很明白:该词在宋...
“署款尤非宋人体制;宋人赠诗标题及自书姓名皆系衔于上,从未有称其号而谓之‘紫岩张先生’者,又姓名之下,亦未有书‘拜’字者。似是明人伪托。”(以上王昶说。)余先生辨《满江红》词,可能是受王昶的启发,他的辨证比王氏更详赡。但他在北京写成《辨证》,不曾见岳坟各碑志的署年,因此无从断定这首《满江红...
“署款尤非宋人体制;宋人赠诗标题及自书姓名皆系衔于上,从未有称其号而谓之'紫岩张先生’者;又姓名之下亦未有书'拜’字者。似是明人伪托。”(以上王昶说)余先生辨《满江红》词,可能是受王昶的启发;他的辨证比王氏更详赡。但他在北京写成“辨证”,不曾见岳坟各碑志的署年,因此无从断定这首《满江红》的...
由此断定,岳飞《满江红.写怀》一阕不是私藏私为,也不可能私藏私为。而根据《满江红》的弘大艺术思想性,其初出现当有相当的感染鼓动力,应该有“轰动效应”,所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其传播范围亦当非等闲。又因为《满江红.写怀》非长篇巨册,而是朗朗上口便于颂记的一首短小词作,字数未能逾百,不存在难以...
岳飞《满江红》词作真伪考辨,——《满江红》确实是岳飞的作品! 岳飞的诗词,留存至今的虽然只有十几首左右,但那首气势磅礴、悲壮深沉的《满江红》却深为人们喜爱。岳飞写《满江红》词时,中原大地正遭受金人铁骑的践踏。岳飞矢志抗金,反对投降,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他执著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心...
否定《满江红》词为岳飞真作的发端人,是当时在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华北临时政府”控制下的辅仁大学执教的余嘉锡(1884—1955)。20世纪30年代,余嘉锡在所著《四库提要辨证》中指出:《满江红》词非岳飞真作,而为明人伪托。其依据为:《满江红》词不见于岳飞之孙岳珂所编《金陀粹编》[10]中的《经进鄂王行实编年》...
夏承焘 | 岳飞《满江红》词考辨 我怀疑岳飞《满江红》词是明代弘治年间人托拟之作。那时西北地区受鞑靼族的骚扰,作者托名于民族英雄岳飞,来鼓舞人民同仇敌忾。它虽不出于岳飞之手,但是我们仍应肯定它的时代意义、创作动机和对后世的影响,不应视为一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