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的早期前段,以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为标志性发现。随着时代的推移,早期后段则涌现了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皂市文化等重要文化层。进入中期,大溪文化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而到了晚期,屈家岭文化与石家河文化则相继崛起,成为该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璀璨篇章。具体来看,峡江地区的文化...
我基本认同屈家岭石家河文化是非常强大的,主要表现在五千年前到四千年前这段时间。这段时间他们是中华大地的主导性文化,开创了龙山文化。而夏商周则是西北地区主导的,至少现有的证据更支持这一点,夏商周基本上都是鬲文化系统,在体质人类学上讲,这一时期甚至中国人体质特征是西北化的。 来自手机贴吧25楼2019-04-18...
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国古代部族主要分为华夏、苗蛮、东夷三大集团,黄河中游地区的一系列“仰韶文化”类型及后续文化的族属是华夏,长江中游地区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族属是三苗,黄河下游地区的大汶口文化等新石器文化的族属是东夷。
[探索·发现]从屈家岭文化晚期到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巨大城址 选集 更多 《探索·发现》 20250218 人间天河淠史杭(下)继往开来 《探索·发现》 20250217 人间天河淠史杭(上)战天斗地 《探索·发现》 20250214 彭氏家族墓(下) 《探索·发现》 20250213 彭氏家族墓(上) 《探索·发现》 20250212 匠人·匠心(...
屈家岭文化遗址在今天京山市屈家岭地区,其区域广袤,涵盖鄂西北的清江流域、洞庭湖流域、武汉周边等地区,存在时间距今5100-4600年。天门石家河遗址在今天的天门市石河镇,存在时间距今4600-3900年,是屈家岭文化的延续。 学者们对这两大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在宏观层面向我们提供四个方面的信息。
正是张云鹏先生、王劲先生和他们的同事们,在青木河畔用勤劳的双手孜孜不倦地探寻历史遗迹,第一次掀开了屈家岭遗址神秘面纱的一角;屈家岭人更不会忘记,正是她和她的同事们艰苦奋斗、不畏艰难、不求回报的坚守和付出,才让屈家岭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也给予了在建设中国农谷的征程中的屈家岭人无与伦比的勇气和自信...
4、屈家岭文化上承大溪文化和油子岭文化,下接石家河文化。屈家岭遗址是一处以黑陶为主的文化遗存,文化面貌不同于仰韶文化,也与洞庭湖以南的几何印纹陶差别极大。它实际上是中国最早的龙山文化。 5、屈家岭文化墓葬多为竖穴土坑墓。多单人仰身直肢葬。关键是有拔掉上侧门齿的现象。在安徽蒙城尉迟寺大汶口文化晚期遗...
中新社湖北荆门10月15日电 (记者 梁婷)记者15日从湖北屈家岭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上获悉,历时三年时间,中国考古文物专家通过对屈家岭遗址点进行针对性发掘,首次发现了该遗址的石家河文化遗存和周代遗存。 上述两遗存的发现明确了整个屈家岭遗址的文化发展序列,即由早及晚主要历经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
石家河文化晚期大小墓差别悬殊。肖家屋脊一座大型土坑墓长3米多,随葬品百余件;另一座成人瓮棺中有小型玉器56件,居该文化已发现的玉器墓之首。钟祥六合大多数瓮棺内随葬玉石器及玉石料。这些表明人们以玉器为财富。一般认为,该文化已处于原始社会瓦解阶段。由此可知,距今4600年前,屈家岭文化已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