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涉江》(一)屈原 原文: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译文:我从小就喜爱穿奇异...
我乘坐带篷窗的小船,沿着沅江上行,船夫们一齐用力划船,船桨激起阵阵水波。我的船行太缓慢,仿佛不愿意破浪前行,在回旋的水流中停滞不前。我早上从枉陼出发,傍晚投宿在辰阳。只要我的内心端直,即使去到偏远的地方,又有什么好悲伤的呢!原标题:《屈子讲堂 | 第五十五期 《九章·涉江》赏析》
《涉江》屈原写道"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奇服"对表现诗歌的主题有何作用呢? 屈原的"奇服"是他性格、志趣和人生信念的标志牌,它从一个侧面传达出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佳人喜红粉,壮士爱宝剑。喜欢把长长的宝剑挂于腰间,充分表现出屈原以壮士自许的安邦定社稷的雄心。峨冠博带的装束是古代士...
屈原《涉江》赏析 沅湘流萦绕,汩罗独沉吟。凭栏思旧友,泪满楚天心。 涉江而上兮,哀屈子之民生。车轮滚滚东逝去,但总有不能抵挡的巨浪将它翻覆于江中。屈原,他不为巨浪所折服,竟跳入江中,那勇敢与坚毅感人至深。在死亡的边缘,他做出了令世人为之震惊的抉择。故君思我兮,菖蒲生之浦。荒淫无道的楚王为美色所迷惑...
屈原《涉江》赏析 文/刘慧夫 近期,笔者同汤安府先生正在编辑《古今诗人咏辰溪》一书,查阅了大量相关历史资料,实地察看了辰阳镇柳树湾的三桥七码头,九古居十深巷遗址,凉亭庵寺遗址,大酉山天子墓遗址,辰阳老八景遗址。曾与辰溪文化名人和专家进行过不同形式的探讨。总之,发...
《涉江》讲述了屈原涉江自杀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屈原当时是楚国的大臣,但是他因为政治上的原因,遭到了楚王的排斥。屈原感到忧伤和绝望,决定涉江自杀。在涉江的途中,屈原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风景,但是他并没有被这些风景所吸引,而是坚定地走在了自己的道路上。最终,屈原在江边自杀,留下了这首动人的诗篇。 《涉江...
因为屈原,葬身清波成为洁身自好、不甘苟且偷生的纯洁人格的象征。也因为屈原,标示出中国书生的人格高度,在中国的书生传统中注入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毅血性和高贵人性。 《涉江》一篇作于屈原流放途中,自杀前夕他追述高洁理想,倾诉苦闷心绪,指斥世道的黑暗,表明宁折不弯的信念。风雨如晦,柔肠千转,一颗文化巨星...
《涉江》 屈原作品赏析.doc,《涉江》 屈原 【作品简介】 《涉江》选自《楚辞·九章》。《九章》包括《惜诵》《涉江》《衷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jú)颂》《悲回风》,共计九篇。除《橘颂》或为早年作品外,余皆反映其遭谗及放逐后的.生活,抨击腐
屈原《涉江》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