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阗尉迟的情况类似,它诞生时毫无疑问读作位迟,但与龟兹的“交流中断后重新定义”所不同的是,由于唐朝官方首译者缺乏远见,选了字相同但音迥异的鲜卑姓尉迟,人为篡改了读音,导致后世一系列错误: 错误一,唐史里存在两个于阗王姓。632年在与于阗王室的首次接触中,唐朝史官以尉迟为对方汉姓,然而十六年后当大唐势力正式...
这般画境交融处,恰似关山月轮同时照彻西域砂碛与中原沃野,在碧霭氤氲间,永恒定格了文明相遇时最皎洁的容颜。 文末,我为乙僧填词一首:《水调歌头·尉迟乙僧》,记念这位中古时期伟大的于阗画家: 醉泼青碧色,万象入秋毫。 不知天外丹客,何日凿星涛? 我欲...
1,于阗唐军终结于贞元十四年(798)~贞元十七年(801)之间。 2,安西时代于阗末代王尉迟曜,其执政元年是767年。 荣新江以上观点得到大部分中外学者的肯定,迅速一统江湖垄断于阗史学界,至今没有一位中国学者有能力否定他,甚至连挑战的勇气都没。现在荣新江教授已转向其他方向研究,他和段晴教授的弟子们仍活跃在于阗史研...
尉迟乙僧,唐朝画家。于阗国(今新疆和田)贵族。一说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人。其父尉迟跋质那以善画闻名于隋,人称“大尉迟”。他于贞观初至长安,任宿卫官,袭封郡公。活跃至景云年间,大慈恩寺、光宅寺、兴唐寺、安国寺都有他的画迹。师从其父,工画佛教人物、花鸟,采用阴影法,使所画人物有凹凸立体感...
于阗国(今新疆和田)贵族——尉迟乙僧的艺术造诣 文藏书画 06-1119:27 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338cmx35 从线条的品味上来讲,尉迟乙僧执着于『折钗股』的意味,而非『屋漏痕』的感觉,即追求平滑内敛而避开顿挫节奏,这与怀素崇尚佛家倾空、出世的思想境界有关。 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338cmx35 以上记载中...
从战国到北宋,中原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不断上演王朝兴衰起伏,但于阗国却一直存在,而且一直是尉迟氏执政。《后汉书》记载,于阗国最强的是在东汉,兼并了皮山、渠勒、戎卢、扜弥等城郭,遂成为“从精绝西北至疏勒十三国皆服从”、“领户32000,人口83000,胜兵30000余人”的强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于阗国仍向...
尉迟胜(约710年—794年),唐代西域于阗国国王,以忠诚慕华、助唐平叛闻名史册。 早年臣唐:天宝年间(742-756),他继承王位后亲赴长安朝贡,献美玉、名马,受唐玄宗赐婚宗室女,获封右威卫将军、毗沙都督府都督,奠定唐与于阗的君臣之谊。 助唐平叛:755年“安史之乱...
尉迟乙僧为于阗国(今新疆和田)人(亦有吐火罗国人之说)。唐贞观六年(六三二),玄奘西行取经归国后不久,于阗王伏阇信举荐大画家尉迟跋质那的儿子尉迟乙僧入长安,因这位刚满二十岁的年轻人具有『丹青奇妙』的不凡才能。克孜尔石窟第77窟 金刚力士 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尉迟父子之所以生卒年岁无记载,一是...
于阗佛教艺术的这些特色,在南北朝时期传播到了中原,极大促进了内地雕塑和绘画的风格演变。可以说,于阗是中原佛教艺术的重要发源地。说到于阗的绘画,我们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一位著名大画家,他就是尉迟乙僧。尉迟乙僧出身于阗国王的家族。我们上次说到,于阗国王的姓氏是尉迟,这个姓氏在今天的中国比较常见,不少人...
【尉迟乙僧】:唐代著名画家,于阗(今天的新疆和田)贵族。他的名字,虽然鲜为人知,但却与吴道子、阎立本等画坛巨匠齐名。佛教在公元前就已由印度首先传入了我国新疆,其后在公元一世纪才由新疆传入内地,公元10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以后,佛教逐渐衰落,但是有一些地区,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还是信奉佛教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