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宜保暖防寒 冬至后气温显著下降,寒邪易侵袭人体。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且寒性凝滞,会阻碍气血运行。人体的阳气犹如自然界的太阳,阳气充足则能抵御外邪、温煦身体。在冬至,我们应注重保暖,尤其是头部、脚部和背部这些阳气容易散失的部位。外出时戴帽子、围巾、手套,睡前用热水泡脚,穿着保暖且舒适...
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小鸡或许是感受春天临近了开始叽叽喳喳破壳而出迎来新生的喜悦二候征鸟厉疾大寒节气 天寒地冻一些凶猛鸟类为了补充能量抵御严寒天天盘旋在空中寻找食物三候水泽腹坚 江河之上结了厚厚的冰层冰下的鱼儿和植物都在静静等待春天万物复苏的到来大寒节气南方谓趁墟,北方谓赶集墟市,也叫“...
霜降,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2023年的霜降开始时间是10月24日,0:20:39,农历九月初十,星期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到来。只有在昼夜温差较大的晴天才会结霜,晚秋白天地面上散热...
《寒至》2019年10月28日风流馨展出尘寰,秋韵京都渐转寒。闲得绒装丢裙絮,再见袅娜闭门关。姿舞去,柳形残,笃望春暖梦中欢。《寒至》 2019年10月28日 风流馨展出尘寰, 秋韵京都渐转寒。 闲得绒装丢裙絮, 再见袅娜闭门关。 姿舞去, 柳形残, 笃望春暖梦中欢。...
一场冬雨一场寒,在时节之下,温润了时光。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像是在提醒人们,大寒到了,这是冬天最后的狂欢。冬天将逝去,春天将到来,花园里的红梅已经布满了花苞。都说红梅开在冬天,其实算算一日子,红梅到底还是开在春天的。只不过,于北方来说,初春仍寒,雪未化,寒未尽,雪落梅花,又浪漫,又多情。但在...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二十四节气集解》记载: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 冬至起,气候将进入最寒冷的阶段,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九天。 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说明...
冬至时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节气。冬至物候也符合着古人对阴极阳生的理解:“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在寒风萧萧,雪花飘飘的日子中,以素白靛蓝的淡雅衬红墙的喜庆,好似也是在庆贺新岁。数九寒冬 2022.1.5小寒 “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
” 意思是,如果大寒节气下雪了,那么来年一定会丰收,如果大寒节气没有刮风,那么来年三伏天可能会出现干旱。另外还有“大寒不寒,清明泥潭”“南风打大寒,雪打清明秧”。 大寒民俗及养生 大寒民俗。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过了大寒下一个就是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大寒一到年味渐浓,...
大寒时节的阴气依旧十分强盛,初生的阳气并不是阴寒之气的对手,但是从小寒时节的第三候“雉始雊”开始,阳气的勃发便开始孕育生命。据《逸周书·时训解》中如此记载:“大寒之日,鸡始乳。又五日,鸷鸟厉疾。又五日,泽腹坚。”那么,这几个物候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跟着笔者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一候鸡...
深冬落幕大寒至,洞林佛院唤春暖 洞林寺,位于荥阳市东南20公里贾峪镇的寺河村,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1800余年,是少林寺下院。▲郑州市文物局 王羿 摄 因早期寺内僧人多在窑洞内做佛事,故名洞林寺。与少林寺、竹林寺并称“天中三林”,与开封相国寺、洛阳白马寺和登封少林寺合称中原四大寺院。▲郑州市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