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宫崎滔天家创办的民报(发刊词))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宫崎滔天随孙中山到达南京,参加了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1913年,孙中山造访宫崎滔天在日本的家,感慨地说:“时隔十七年重返荒尾村,……,(你们)为了中国的革命贡献很多,如果中日两国的友谊能如我们这样是君子之交,我坚信一千年一万年之后的两国之友谊...
《宫崎滔天家藏民国人物书札手迹》中收录的书信记录中便既有国民党系统的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胡汉民、朱执信、廖仲恺、张继、李烈钧、章太炎、何天炯、邓恢宇、陈去病等,还有后来成为中共领导人的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吴玉章等,更有文化、艺术系统的鲁迅、田汉等,总数约近百人。正如久保田教授所说:“中国近代史...
此人名叫宫崎滔天,是一名坚定的“兴亚”论者,与其他以日本为核心的“兴亚”论者不同,宫崎滔天认为中国革命成功才是亚洲复兴的希望,曾经长期坚定、无私、真诚地支持中国革命,从物质、行动等各个方面支持孙中山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为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做出贡献。孙中山、黄兴、宋庆龄、廖仲恺、何香凝、宋...
1922年6月16日凌晨,广州陈炯明部发动兵变,何天炯携家人离开广州回到兴宁家乡避居,此后其家乡长期陷于战乱,他与宫崎的通信也告终止。这年底,宫崎滔天病逝于东京。次年孙中山第三次在广州建政,何天炯再次辅助对日外交,只是此时再无老友宫崎滔天可予托付予以协助了。由上述何天炯致宫崎滔天信函等资料的梳理可见,孙...
1922年12月6日,宫崎滔天病逝,终年51岁。 宫崎滔天为了中国的革命和他心中的大亚洲主义奉献了一生。孙中山痛呼“中国人民失一良友”!有人称他为“中国革命的唯一幕后支持者”! (孙中山赠与宫崎滔天的题词——推心置腹)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535篇作品,营员“粤海饮茶”的第8篇作品)...
宫崎滔天是个坚定的支持孙中山的中国民主革命者,他和很多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都有密切的往来。他的家族保存了大量的手迹资料,这些资料大部分还没公开过。宫崎家藏的资料涉及到孙中山、黄兴、戴季陶、张继、何天炯、李烈钧、吴玉章、朱执信、胡汉民、汪精卫、蒋介石等近百名同盟会早期会员和民国历史人物。这些资料包括笔谈...
历史知识> 宫崎滔天 日本熊本县人,名寅藏,别号白浪庵滔天。早年入东京专门学校(今早稻田大学)学习。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经犬养毅推荐,被外务省派赴中国调查。先后结识陈少白、孙中山,对兴中会的反清活动奔走甚力。次年在《九州日报》连载孙中山《伦敦被难记》。二十六年撰写《三十三年落花梦》,介绍孙中山的革命...
宫崎滔天(みやざき とうてん1871—1922)本名宫崎寅藏,籍贯簿上则书虎藏,号腾空庵白寅,明治28年前后改别号为白浪庵滔天,世以此号称。毕生支持中国革命事业,是日本“大陆浪人”中少见的“异类”,孙中山的日本好友。一生矢志不渝,心若赤子,为改变东亚的旧秩序倾尽心血。观其所为,不愧侠之大者。叹自其之后东瀛岛...
这张里鱼龙混杂,宫崎滔天大胡子容易找,大炮身边的小胡子是梅屋庄吉 饿了给点饭 七十二贤 15 宫崎滔天本名宫崎寅臧,号白浪庵滔天 饿了给点饭 七十二贤 15 出身一落魄乡士家族,他家几乎与国内近代各派势力有渊源,除了众所周知和大炮关系外,还先后走访过李合肥、康梁以及半岛李朝的金玉均,晚年接受学生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