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史家普遍认为,孙中山与日本关系有一个转折点,即1919年五四运动后,一直对日本政府回避公开对抗的孙中山,开始公开批判日本侵略中国和支持北方军阀的政策,特别是在第二次广州政府时期(1920年11月-1922年6月),他不仅对日批判日趋激烈,而且一改此前频繁派人赴日本活动的做法,与日本没有公开的外交往来。许多...
(在宫崎滔天家创办的民报(发刊词))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宫崎滔天随孙中山到达南京,参加了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典礼。1913年,孙中山造访宫崎滔天在日本的家,感慨地说:“时隔十七年重返荒尾村,……,(你们)为了中国的革命贡献很多,如果中日两国的友谊能如我们这样是君子之交,我坚信一千年一万年之后的两国之友谊...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0月17日,滔天参加在东京日比谷公园举行的浪人会,主张日本“绝对中立”,反对政府乘机侵华,干涉中国内政。11月15日,滔天挪借旅费来华,准备西上汉阳,接到孙中山约见的电报后立即赶到香港,与孙中山同轮赴沪。1912年元旦,参加了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典礼。为了解决北伐清廷所需军费...
1911年12月21日,孙中山(前排左四)与宫崎滔天(后排左六)等革命志士的合影。 100年前,孙中山领导下的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不仅改造着中国的命运,也牵动着世界的神经。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位日本友人倾其一生所有,全心全意地支持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参与中国革命的进程。...
宫崎滔天参与筹划,负责从日本调运军火,全力帮助孙中山。最终由于康有为承诺的款项迟迟未到,计划推迟,导致自立军行动不一致,被清政府镇压。 自立军起义是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点,人们从“君主立宪”转向“民主共和”,从支持维新党转向支持革命党。宫崎滔天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2年,宫崎滔天在东京病逝,孙中山称其“对于吾国革命历史上,尤著有极伟大之功勋”。以今日的历史眼光回看,宫崎滔天寄希望于以日本财阀的力量资助中国革命的方法必然是脆弱且不彻底的,但其对中国革命的精神影响却是显著的。他的慷慨义气,鼓励和支持了一大批中国的革命青年。《宫崎滔天家藏民国人物书札手迹》中...
兰诗整理 欣逢新加坡“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重新开馆之际,作为义务导览员之一,想借此机会回顾历史,缅怀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期间的异国挚友,一位为中国革命毕生奔波、功勋赫赫的日本志士——宫崎滔天先生。 宫崎滔天其人 宫崎滔天原名寅藏,别号白浪庵滔天,1871
摘要:辛亥革命日本友人宫崎滔天家藏两件革命党人题签字幅,揭示了1914年孙中山与黄兴分裂时革命党人反应的新史实及新意义。孙中山、黄兴领导革命党人反对袁世凯独裁的“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1914年6月,黄兴由于对孙中山筹建中华...
宫崎滔天是一位侠义之士,他的家族中有剑道高手,他自己也是剑术大师。他的爷爷和父亲都在各自领域有出色表现,兄弟中有自由民权运动者和农民土地问题研究者,而宫崎滔天和他的弟弟宫崎弥藏则秉持着心怀天下的精神,前往中国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在湖南,宫崎滔天与孙中山相识,但由于黄兴的逝世,两人未能会面。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