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来梵教授对宪法渊源的定义,代表着最通常也是最综合的界定:(宪法渊源)是“实质意义上的宪法的存在形式”,并且是“解释与适用时可援引的规范”。宪法因其高度抽象性和不完整性而需要填补漏洞、修正瑕疵,从而,秉持实质主义的宪法观,于宪法典之外而为“宪法的发现”,似乎无可避免。然则,若合宪性审查的裁判依据可以从...
在人类观念史上,存在经验性和规范性两种不同的宪法概念.以构建和约束统治为目标的现代成文宪法,与西方传统的描述政治状态的经验性宪法之间,发生了革命性断裂.现代宪法的规范性和至上性,决定了宪法位阶规范的封闭性.具有制度性权威和规范约束力的真正宪法渊源,只能是宪法典自身.但是,存在基于内容而构成合宪性审查实质...
在笔者看来,需要回溯到宪法概念和宪法效力,来理解现代成文宪法的规范性本质和至上性地位对于宪法渊源问题的限定,并在“法适用”的视角下对宪法渊源理论的功能做出新的界定,最终厘清关于宪法渊源的诸多争议问题。 一、规范性而非经验性的宪法概念 讨论“宪法渊源”无法回避...
摘要:在人类观念史上,存在经验性和规范性两种不同的宪法概念.以构建和约束统治为目标 的现代成文宪法,与西方传统的描述政治状态的经验性宪法之间,发生了革命性断裂.现代宪法的规 范性和至上性,决定了宪法位阶规范的封闭性.具有制度性权威和规范约束力的真正宪法渊源,只能 是宪法典自身.但是,存在基于内容而构成合宪...
在笔者看来,需要回溯到宪法概念和宪法效力,来理解现代成文宪法的规范性本质和至上性地位对于宪法渊源问题的限定,并在“法适用”的视角下对宪法渊源理论的功能做出新的界定,最终厘清关于宪法渊源的诸多争议问题。 一、规范性而非经验性的宪法概念 讨论“宪法渊源”无法回避宪法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