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唐代韦式宝塔诗《竹》
《宝塔诗30首》1.《宝塔山》宝塔山,峰回路转,云锁千峰。寒烟缭绕,瑟瑟寒风,静待游人归。2.《宝塔韵》宝塔高耸见云天,漫步其间静思禅。鸟鸣山谷松柏翠,冷吟闲诵道心玄。3.《宝塔佛》宝塔灵山寂静中,菩提树下观禅踪。沉默悠然余味久,心灵澄明百众同。4.《宝塔日出》宝塔山巅独自立,晓日初升照扶桑。远山...
宝塔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宝塔词则称《一七令》。从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韵,或叠两句为一韵。后来增加到十字,甚至十五字的,每句或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上尖底宽,所以叫宝塔诗。赋得诗 [唐]·白居易 诗。绮美,瑰奇。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
本诗是一首宝塔诗。宝塔诗,杂体诗的一种,是一种摹状而吟、风格独特的诗体。顾名思义,它形如宝塔。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向下延伸,逐层增加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如此排列下来,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即如塔形、山形。起始的字,既为诗题,又为诗韵宝塔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也叫“一七体诗”。
据说“宝塔诗”始见于隋朝。隋朝有个和尚,名叫释慧英,他写过一首《一三五七九言诗》:游,愁 赤县远,丹思抽 鹭岭寒风起,龙河激水流 既喜朝闻日复日,不觉年颓秋更秋 已毕耆山本愿诚难住,终望持经振锡往神州 由于这种诗歌形式很美,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很快就流行开来。到了唐代,形式逐渐固定下来,...
宝塔诗,杂体诗的一种,是一种摹状而吟、风格独特的诗体。 顾名思义,它形如宝塔。 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向下延伸,逐层增加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如此排列下来,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即如塔形、山形。 起始的字,既为诗题,又为诗韵。 宝塔诗,原称“一字至七...
宝塔诗 [ bǎo tǎ shī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bǎo tǎ shī ] 杂体诗名。原称“一字至七字诗”。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形如宝塔,故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押韵,后也有增至九字句或九字句以上的。大多叠两句为一韵。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宝塔诗,古称“一字至七字诗”,也叫“一七体诗”。源于隋朝,形式优美,对后代新诗的发展影响甚大。 一七令·茶 【唐】元稹 一七令·诗 【唐】白居易 一七令·山 【唐】令狐楚 一七令·风 【明】杨慎 一七令·雪 【明】杨慎 一七令·月 【明】杨慎 ...
有的人只要一见到这种格式的诗就说是《一七令》,殊不知先有宝塔诗后有《一七令》,《一七令》是由宝塔诗衍生出来的,也可以理解成《一七令》是一种特殊的宝塔诗,有属于自己的格律。风。飒飒,匆匆。催叶绿,令花红。忠于所事,乐在其中。平常多行善,偶尔亦逞凶。信步春秋冬夏,投身南北西东。助霜雪凋零...
1.宝塔诗-唐·弘忍 宝塔挺天立地长,瓦砾重重七十行。东西风火文烟霞,往来轮拍喉中响。世间之物如草芥,最喜山中住洞房。洞房碑贴棚气至,卧着才知身影短。2.宝塔诗-沧浪亭主 宝塔镇东南江岸,几重金砖叠宝幢。雨打高塔千重瓦,风吹空馆万树香。谁家余恨此中睡,何处相思望断肠。回看乡思浓如酒,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