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概括200字作文1 赵国有一块无价之宝,叫“何氏璧”。秦王听说后想得到它,就派使者说想用城池换璧。赵王不敢直接拒绝,以免惹起战端。正当他为难的时候,蔺相如主动请缨。到了秦国,秦王只对璧感兴趣,对让出城池一事只字不提。 在一次会面时想以武力夺璧,蔺相如抓着何氏璧准备撞墙。威胁道:要么用出...
完璧归赵的成语故事200字 完璧归赵是一个中国成语,形容将原物完整归还。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一个关于蔺相如的故事。 蔺相如是赵国的使者,奉命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向秦王传达了赵国的意愿。然而,秦王对和氏璧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想要占为己有。蔺相如看穿了秦王的意图,机智地用巧妙的言辞...
1 成语完璧归赵的故事: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
及至秦王宴吾,吾辞谢曰:“秦城未入,臣不敢复还璧。”秦王无奈,只得礼送吾归赵。此事,吾智勇双全,终使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回归赵国,亦让秦国知我赵国非弱国,不可轻辱。
完璧归赵的故事200字 摘要: 1.故事背景介绍 2.完璧归赵的经过 3.故事背后的启示 正文: 自从公元前283年,赵国得到了和氏璧,这块价值连城的宝玉就成了赵国的一块心病。秦国国王听闻和氏璧的美丽和价值,心生贪念,企图强占这块宝玉。于是,秦国国王派使者前往赵国,以十五城换取和氏璧。 赵国国王深知秦王的野心,担心交出...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
完璧归赵的故事 篇 1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 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 城来换那块宝玉。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 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呐?要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答应吧, 又怕上当。他...
数了,200字刚刚好,希望能帮到你。赵惠文王得到著名的“和氏璧”。秦国昭襄王听说了,表示愿意用十五城来换取这块宝璧。赵王跟大臣们商量,如答应秦国,恐怕秦国的城得不到手,白白上当;如不答应,又担心秦国派兵来攻。经人推荐,赵惠文王让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却没有...
将"完璧归赵"扩充成小故事(200字)【急】一定要200,在知道找的都太长了,我满意的一定会+分! 答案 楚国有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座城换取宝玉.赵王只好让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蔺相如到秦国后,秦昭王却无用城换玉之意.蔺相如骗他说玉上有疵点,拿回了玉,然后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