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9 宋 可久、勋公、徐道姑、孙十二郎 净土圣贤录白话文(第一册) 34 2024-10 2 01-128 宋 从雅 净土圣贤录白话文(第一册) 57 2024-10 3 01-127 宋 元净 净土圣贤录白话文(第一册) 39 2024-10 4 01-126 宋 宗赜、母 净土圣贤录白话文(第一册) ...
宋从雅 从雅,是钱塘人。开始跟从海月辩法师,学止观。后来进入南山天王院,念诵《法华经》五藏,《金刚般若经》四藏,《弥陀经》十藏,礼拜舍利塔千遍,礼拜释迦佛三十万拜,礼拜阿弥陀佛百万拜,念佛号五千万声,礼拜《法华经》一字三拜有三次。一心期望净土,一生不背向西坐。无为的杨杰,表述安乐国赞三十首赠送他...
宋朝从雅,礼舍利塔1千遍,释尊30万拜,弥陀尊100万拜,圣号5,000万声,法华经一字三拜三次。朝廷赐号法宝,一天毫无疾病,面西趺坐而生,天乐鸣空室内异香。宋,可久持诵法华,愿生西方,人称久法华,81岁坐化,三天醒来,告别人,以游历净土,见种种胜境,与经典记载完全相符,此界一人持佛名,极乐便有一莲生,见标...
166 净土圣贤录 宋 从雅 913 2023-10 3 165 净土圣贤录 宋 元净 918 2023-10 4 164 净土圣贤录 宋 宗赜、母13 933 2023-10 5 162 净土圣贤录 宋 宗赜、母11 922 2023-10 6 163 净土圣贤录 宋 宗赜、母12 926 2023-10 7 161 净土圣贤录 宋 宗赜、母10 ...
从宋人审美观看宋代玉器,堪称“极雅”!宋代玉器 普遍偏小 可能跟宋人的审美有关系 宋萧照《中兴瑞应图》仕女们个个偏瘦,穿着也并不太保守。南宋《茗园赌市图》一个正在旁观斗茶的市井妇女,穿抹胸,露出乳沟,外罩一件褙子,也没有裹脚,性感、开放。春色何须羯鼓催,君主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
从宋代文化的俗与雅到现代文化的俗与雅 晚唐以降, 尤其是入宋以后, 江南文化领域有两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一是原本高高在上的士人文化逐渐摆脱“唯我独尊” 的精英观念, 开始走向普通大众, 呈现出由“雅” 到“俗”的转变, 其突出表现是话本小说、 戏文、 通俗诗词等文学式样的日趋流行。 二是原本局限于下层...
在象棋从“雅戏”发展到“家澈户晓”的过程中,文人士大夫群体的参与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中有的如北宋尹洙、司马光等,能够编写棋谱或创制棋规,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象棋活动中,具有相当高超的棋艺;有的或许棋艺功底并不怎么高超,只是偶一为之,权把下棋当成了放松身心的一种娱乐方式。可不论怎样,他们的参与...
文档介绍:从雅俗变化看宋代文学的审美观摘要:宋代文学处于一个文化转型时期,雅俗变化呈现出跟前代完全不同的走向,宋代文学以雅为宗,但同时又出现以俗为雅、雅俗结合的现象。宋代文人不但可以接受俗文学,而且努力改造雅文学,使宋代文学达到与前人不同的新境界。关键字:宋代文学雅俗雅俗结合以俗为雅宋代是中国文化的一...
画中茶韵:从宋代古画窥探茶事风雅与市井烟火 宋徽宗《文会图》 一、宫廷雅宴:宋徽宗笔下的茶道盛景 在宋徽宗《文会图》中,一场皇家茶宴的精致流程跃然纸上:画面下方童子手持茶碾,将炙烤的茶饼细细研磨,一旁侍者以建盏承接筛出的茶末,铜制...
霞帔起源于南北朝,亦被称为“霞披”或“披帛”,其历史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帔子,后经隋唐时期的演变,定型为现今常见的披肩造型。4.2.宋代霞帔的地位与意义 在宋代,霞帔象征尊贵地位,被后妃及命妇所独享,是一种身份象征。它也被视为嫁衣的绝佳之选,寓意着新娘的尊贵与美好。宋制的霞帔,以罗带为主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