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胃汤的功效与作用通常是破气,散痞,还具有消积的效果。安胃汤属于一种消导化积剂,一般是由川椒、川黄连、人参、生淡干姜、枳实等药物组成的。如果自身有肝气犯胃症状,可以在中医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此种药物进行治疗,从而可以改善胸胀腹满等不适症状,另外也可用于缓解饥不欲食现象,从而可以增加人体的食欲。
安胃汤(林沛湘)组成:黄连5g,干姜5g,半夏10g,百合30g,乌药7g,木香7g(后下),丹参30g,白芍30g,炙甘草7g。用法;清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功效:消痞健胃,行气缓中。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属肝气犯胃,湿浊中阻,症见胃脘痞满、胀闷、疼痛及暖气、反酸、纳差等。
降逆安胃汤是一剂中药方剂,适用于胆汁反流性胃炎,打嗝,嗳气、饱胀、胃疼、胃凉、胃烧灼感、腹胀、泛酸等症。原理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 RE)是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 内镜下表现为食管粘膜的破损即食管糜烂和/或食管溃疡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约有%表现为反流性食管炎反...
胃酸过多则是胃黏膜受损、胃酸分泌调节失衡所致,导致反酸、胃胀等症状。\n\n治疗建议:安胃汤胶囊(注意:实际中更常见的是安胃胶囊,以下假设其为类似产品)可能含有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的成分,对缓解反酸、胃胀症状有一定帮助。但具体效果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而定。建议使用前咨询医生,并遵循医嘱用药。若症状持续或...
【答案】:答案:安胃汤由黄连(拣尽,去须) 、五味子(去子) 、乌梅(去核) 、生甘草各1.5克,熟甘草0.9克,升麻梢0.6克组成,主治汗出过多,致半身不遂,偏风痿痹。
安胃汤简介《脾胃论》卷下记载的安胃汤主要由黄连(拣尽,去须)、五味子(去子)、乌梅(去核)、生甘草(1.5克)、熟甘草(0.9克)和升麻梢(0.6克)组成。使用时,将这些药材研磨后分为两份,每份用水300毫升煎煮,煎至150毫升后去渣,空腹时温服。此汤剂适用于因汗出过多导致的半身不...
好了,闲言少叙吧。我们要说的,就是出自《脾胃论》的安胃汤。组方如下-- 制半夏,干姜,黄连,百合,丹参,乌药,木香,白芍,蒲公英,厚朴,旋覆花,海螵蛸,瓦楞子,甘草。 就是这副药方,千百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是靠它续命的。 那么它是怎么治疗慢性胃炎的呢?
丁香安胃汤 丁香安胃汤,药品,主治胃虚呕吐不止,食不得入。丁香安胃汤 【药物组成】丁香4分,人参5分,白术5分,茯苓1钱,甘草5分,陈皮1钱,半夏1钱,藿香1钱。【处方来源】《医学启蒙》卷四。【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一切诊断与治疗请遵从就诊医生的指导。
清火安胃汤 清火安胃汤,药品,主治心包火动,口舌红肿,不能言语,胃中又觉饥渴之甚。【药物组成】麦冬1两,石斛3钱,丹参3钱,生地3钱,炒枣仁5钱,竹叶100片。【处方来源】《辨证录》卷六。【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语言出,再剂红肿消,3剂而胃中之饥渴亦愈矣。